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的通知
石林彝族自治县
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为认真做好2024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和中央、省市有关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结合石林县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特征、演化趋势及地质灾害危害对象等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和原则
(一)防治要求
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做好辖区职责范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防治全覆盖,充分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改善地质及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二)防治原则
1.按照《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统筹推进,逐步实施,体现以人为本。
2.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3.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相结合。
4.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
5.地质灾害防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防治方案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便于实施。
6.加强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系统建设,测、报、抗、防、救、援六大措施统筹兼顾。
二、地质灾害分区预测
根据全县地质构造情况及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结合《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和分区标准,将全县地质灾害区域划分为三种类型: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3个、中易发区2个、低易发区1个。
(一)高易发区
1.松子园—四家村高易发亚区(Ⅰ1):该区位于石林盆地西北部近分水岭地带斜坡部位,坡面倾向北东、北西及南侧,与宜良接壤的螺蛳塘、松子园、大哨、铺兵直至水尾,面积108.17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6.27%。路星村、石哑口断层以西的上升山地,相对高度在500米左右。由于受断裂构造的直接作用,把石林盆地与宜良盆地分开,最高点是大地梁子,海拔2123.9米,一般海拔在1800米以上,从整体来看为条形展布的缓山。该区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8个,灾害点密度0.074个/平方千米,其中滑坡7个、崩塌1个,地质灾害规模中型3个,小型5个。灾点主要分布于松子园—四家村一带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寨、公路、农田。
2.叠水—大可高易发亚区(Ⅰ2):该区段位于调查区西、西南部,地势中部叠水一带最低,南北两端高,西部为分水岭与宜良相邻,东北部为石林盆地,面积164.6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9.58%。最高点位于北部小西村后山,海拔2109米,最低点位于叠水一带,海拔1605米,相对高差500米,一般标高1700—2000米,在地貌上处于岩溶断块山地及中山切割陡坡地形。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24个,灾害点密度0.128个/平方千米,其中滑坡18个、崩塌4个、泥石流2条,地质灾害规模中型9个,小型15个。灾点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及断裂破碎带区。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寨、公路、农田。
3.圭山—当甸高易发亚区(Ⅰ3):该区位于调查区东南部近分水岭斜坡地段,杨梅山—圭山—当甸一带,面积185.9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10.81%。海拔最高点为老圭山2601米,最低点为石林、弥勒、泸西的交汇处阿路格,海拔1500米。西面为碳酸盐岩分布区,东面与泸西接壤,主要为碎屑岩分布区,岩性以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夹泥质页岩、砂页岩及煤层。山形为龟背形陡山,山脉走向由于受侵蚀作用的影响呈北东-南西向,与普拉河流向近似平行。该区圭山为中山,普拉河为谷地,河谷水源丰富,其它地域水源缺乏。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14个,灾害点密度0.076个/平方千米,其中滑坡3个、崩塌4个、泥石流沟6条、地面塌陷3个,地质灾害规模中型9个,小型5个。灾点主要分布于普拉河沟谷两岸及断裂破碎带区。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寨、公路、农田。
(二)中易发区
1.石林—天生关中易发亚区(Ⅱ1):该区段位于调查区北部,东部与陆良相邻,面积87.3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5.08%。地势东北高,西部、南部较低,坡面向北西及南东方向倾斜,最高点东部老木哨以北,海拔1971米,最低点位于西部,标高1777米,相对高差200米;地形坡度一般在5o—25o,属岩溶低中山地貌;石漠化特征明显,植被较少。该区内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
2.宜奈中易发亚区(Ⅱ2):该区段位于调查区东北部,北部与陆良相邻,面积65.9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3.83%。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最高2188米,西部最低1952米,高差约230米;地形坡度一般在5o—25o,属岩溶低中山地貌;石漠化特征明显,植被较少。区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1个,灾害点密度0.015个/平方千米,其中滑坡1个、灾害规模为中型。灾点主要分布于沟谷两岸及断裂破碎带,危害对象主要为公路、村庄、矿山。
(三)低易发区
石林盆地低易发区(Ⅲ):盆地由盆底平坝区和外围山区构成。盆底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向展布,面积1106.4平方千米,占县域面积的64.36%。总体趋势北高南低,海拔1680—1740米,巴江自北向南流经盆地。盆地外围、西部主要以岩溶低中山为主,东部、南部、北部峰丛林立,洼地、岩溶湖、落水洞、竖井、天窗等岩溶现象星罗棋布,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石芽、石林较为发育,洼地长轴直径20—200米不等,深度小于50米,残丘呈浑圆状,山顶海拔1900—2030米。该区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3个,灾害点密度0.003个/平方千米,均为滑坡,地质灾害规模为小型。主要分布于龙江左岸一带,危害对象主要为村寨、公路、农田。
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
(一)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石林县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由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网络和群测群防点,以及相关的信息传输渠道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所组成。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主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存在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委会、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必须成立群测群防小组,各村委会、村民小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群测群防小组负责人,各地质灾害点确定专人为监测巡查员,各矿山企业设专职矿山安全监测巡查员。
(二)隐患点监测选点原则
1.对所有隐患点均建立群众监测网络,其中对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的36个地质灾害点作为今年的重点监测点。
2.集镇、村庄、工矿、公路、水利设施及重要居民点等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会构成威胁或造成经济严重损失的地区也可作为重点监测点。
(三)监测点建设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提出监测方案由乡镇(街道)组织监测人员开展监测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协助做好监测点建设。
1.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2.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和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有危害的应因地制宜,以建立简易监测为主、布设宏观地面变形观察群测网点。
3.一般采用设桩、设砂浆贴片和固定标尺进行滑坡体地面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并结合人工巡视滑坡体内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筑物标志的各种微细变化。对危害大的隐患点用视准线法测量监测点的位移变化动态,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每半月或一月一次;汛期强化监测,根据降雨强度,每天24小时值班监测。
(四)责任落实
1.监测责任逐级落实。各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乡镇(街道)自然资源所、农林水服务中心工程技术人员对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及指导;各村民委员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组织各村民小组组长或村民进行日常监测工作。
2.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小组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和各级的防治责任。
(五)建设监测信息反馈渠道
1.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收集工作,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灾点及灾情进行趋势分析,提出下一步监测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2.建立健全应急反应系统,建立县、乡镇(街道)、村委会、自然村(监测点)四级监测信息反馈系统,设立专职机构,有专职分管领导、专职专业技术人员、专用值班通讯电话、通讯网络及专用值班室。
3.完善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汛期组织技术力量对重点危险区(带)进行巡回检查。
4.发生地质灾害后,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调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做到地质灾害情况准确、迅速上报、应急处理及时。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共有四种,分别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共36个,在规模上主要为中、小型,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见附件5。
(二)监测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体所在的位置、威胁的对象及危害程度,由所在地乡镇(街道)确定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和人员,就近确定专职监测人员为监测责任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体,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如滑坡体采用坡体埋桩法,对横跨建筑物的裂缝采用贴片法、埋钉法、上漆法等方法监测动态变化。其它地质灾害点进行人工巡视监测,但仍需设桩、砂浆贴片和圈定标志,对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中地面裂缝、建筑物裂缝进行监测,并结合监测灾害体内微地貌、地表植被、陷坑、地下水等微细变化情况。一般情况2-4天监测一次,雨季需加密观测,若有明显变形,24小时轮班监测。监测泥石流沟雨情、泥位、水位和上游沟谷松散固体物质活动迹象及两岸崩塌、滑坡、裂缝、裂缝发展变化情况等。
(三)应急方案
报警人一般为地质灾害体的监测人(责任人),报警方法及信号因地而异,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一般利用比较醒目的、善于辨认的通讯工具及警报器材发出信号,及时向居民发出地质灾害预报,同时规定信号管理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人员撤离路线因灾害体所处的位置不同,选取的位置也不同,一般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应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四)防治方案
1.群测群防。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由县、乡镇(街道)、村、组、农户五级网络和群测群防点,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渠道和必要的管理制度组成,针对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实施群测群防工作。
2.搬迁避让。部分村寨自然环境条件较恶劣,地形坡度较大,经济欠发达,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及投资均较大,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应主要采取避让方式。一是工程建设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二是居住于相对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上的居民在汛期或遇暴雨时,应撤离危险区暂时躲避;三是居住于治理难度大或投资大的不稳定地质灾害体上的居民和单位,一般采取搬迁避让的方式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
3.工程治理。为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按照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防治工程。防治工程应针对灾害的具体控制及诱发因素选择不同的方法,分清主次,对症治理。要强调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重视科学依据,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项目需进行方案比较和可行性论证,力争以最经济合理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并对治理工程进行长期观察和维护。
滑坡工程治理常用方法有:削方减载、地表及地下排水、坡面防护、抗滑支挡、反压坡脚等。
泥石流工程治理常用方法有:水土分离、固床稳坡、拦挡、排导等。
(五)重点隐患点防灾预案
根据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预案表的相关内容,由各村委会负责预警措施、监测及应急处理工作的实施,乡镇(街道)检查督促。县级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及监测资料的汇总,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汇报灾情。
附件:1.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分析基本特征表
2.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
附件1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分析基本特征表1-1
编号 | 滑坡名称 | 长度 (米) | 宽度 (米) | 厚度 (米) | 规模 | 外形 特征 | 滑坡体物质组成 | 变形迹象及控滑 结构面 | 滑坡性质 | 稳定程度 | 主要危害 | |
目前状态 | 发展趋势 | |||||||||||
1 | 大乍龙村 | 80 | 90 | 1.5 | 小型 | 阶梯 | 碎石土 | 滑体上部树木歪斜中下部挡墙开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0户40人构 成威胁 |
2 | 海宜瓦窑村 | 80 | 40 | 1.8 | 小型 | 凹形 | 粘土 | 后缘可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2户10人构 成威胁 |
3 | 平田村 | 200 | 230 | 5 | 中型 | 阶梯 | 碎块石 | 后缘及中部剥、坠落,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35户129人构 成威胁 |
4 | 陷塘村 | 80 | 100 | 2 | 中型 | 阶梯 | 含砾粘土 | 后缘及中部剥、坠落,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46户188人构 成威胁 |
5 | 大叠水村 | 180 | 150 | 2 | 中型 | 凹形 | 碎石土 | 滑体中部剥、坠落,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60户250人构 成威胁 |
6 | 小龙溪村 | 25 | 80 | 3 | 小型 | 凹形 | 砂质粘土 | 墙体及地板开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8户60人构 成威胁 |
7 | 小叠水 | 120 | 100 | 2 | 中型 | 凹形 | 砂石土 | 滑体中部建筑变形,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复合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62户230人构 成威胁 |
8 | 上打磨箐村 | 210 | 400 | 2 | 中型 | 直线 | 碎石土 | 中部有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42户126人构 成威胁 |
9 | 响水箐村 | 110 | 80 | 3 | 中型 | 凹形 | 砂石土 | 中部有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52户182人构 成威胁 |
10 | 四家村 | 70 | 90 | 2 | 中型 | 阶梯 | 泥岩 | 中部可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42户213人构 成威胁 |
11 | 大宜奈村 | 180 | 300 | 3 | 中型 | 阶梯 | 泥质灰岩夹泥岩 | 滑体后缘及前缘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82户270人构 成威胁 |
12 | 习克丈村 | 35 | 70 | 2 | 小型 | 阶梯 | 含砾粘土 | 滑体中部建筑变形,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5户56人构 成威胁 |
13 | 大可村 | 150 | 3000 | 3 | 中型 | 凹形 | 含砾粘土 | 后缘可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61户200人构 成威胁 |
14 | 小新村 | 60 | 100 | 2 | 小型 | 凹形 | 泥岩 | 滑体中部墙体开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8户70人构 成威胁 |
15 | 老马地村 | 60 | 70 | 2 | 中型 | 直线 | 碎石土 | 中部岩石风化破碎,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42户148人构 成威胁 |
16 | 水尾村 | 200 | 90 | 3 | 小型 | 凹形 | 碎石土 | 后缘可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矿山,农田 |
17 | 小所卜所村 | 60 | 100 | 2 | 小型 | 阶梯 | 碎石土 | 后缘见拉账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25户70人构 成威胁 |
18 | 阿怒山小村 | 45 | 80 | 2.5 | 小型 | 复合 | 粉砂质泥岩 | 后缘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7户26人构 成威胁 |
19 | 铺兵村 | 70 | 80 | 2 | 小型 | 直线 | 碎石土 | 墙体及墙角开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复合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23户90人构 成威胁 |
20 | 小者乌龙 | 30 | 25 | 2 | 小型 | 直线 | 泥岩 | 后缘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7户26人构 成威胁 |
21 | 大龙村 | 100 | 150 | 2 | 小型 | 凹形 | 砂石土 | 滑体后缘见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2户48人构 成威胁 |
22 | 树密寨村 | 46 | 52 | 1.5 | 小型 | 凹形 | 砂石土 | 滑体中部建筑变形,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11户47人构 成威胁 |
23 | 长麦地上村 | 80 | 50 | 3 | 小型 | 凹形 | 砂石土 | 后缘土体垮塌,中部树木歪斜,下部墙体开裂,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7户28人构 成威胁 |
24 | 结胜村 | 70 | 45 | 1.5 | 小型 | 直线 | 砂石土 | 后缘见拉张裂缝,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推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4户16人构 成威胁 |
25 | 海纳村小组 | 120 | 150 | 2 | 中型 | 凹形 | 含砾粘土 | 滑体中部建筑变形,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 | 牵引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对64户248人构成威胁 |
26 | 密枝山
| 90 | 300 | 2.5 | 中型 | 台阶状 | 碎石土 | 后缘见拉张裂缝, | 推移式 | 不稳定 | 欠稳定 | 对30户120人构成威胁 |
27 | 中龙潭村 | 15 | 66 | 4 | 中型 | 台阶状 | 粉质粘土 | 上部中龙公路路面及挡墙开裂变形,前缘垮塌;控滑结构面为土岩界面 | 推移式 | 基本稳定 | 欠稳定 | 对39户156人构成威胁 |
28 | 阿慈新村 | 15 | 35 | 2.5 | 小型 | 直线 | 粉质粘土 | 后缘滑壁下错1.0m,后缘水泥路0.5m宽悬空,前缘滑体挤占水泥路面;控滑结构面为土岩界面 | 推移式 | 基本稳定 | 不稳定 | 对4户15人构成威胁 |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分析基本特征表1-2
编号 | 隐患点位置 | 隐患点类型 | 外形特征 | 形成条件 | 稳定状态 | 潜在危害 | |||||||
形状 | 面积 | 深度 | 土层代号 | 土性 | 岩层代号 | 岩性 | 坑道埋深(米) | 目前状况 | 发展趋势 | ||||
29 | 当甸上寨村 | 地面塌陷 | 不规则形 | 60 - 100 | 1-2.0 | Q4 | 砂质粘土 | P2x | 碳泥质砂岩 | >10 | 不稳定 | 尚在发展 | 对7户28人构 成威胁 |
30 | 小板田村 | 地面塌陷 | 不规则形 | 800 - 1000 | 1-2.0 | Q4 | 砂质粘土 | P2x | 碳泥质砂岩 | >10 | 不稳定 | 尚在发展 | 对15户60人构 成威胁 |
31 | 芋头得村 | 地面塌陷 | 不规则形 | 300 - 400 | 1-2.0 | Q4 | 砂质粘土 | T1f | 粉砂岩 | >10 | 不稳定 | 尚在发展 | 对108户396人构 成威胁 |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分析基本特征表1-3
编号 | 崩塌名称 | 坡高(米) | 坡长(米) | 坡宽(米) | 规模等级 | 危岩体特征 | 现今变形迹象 | 崩塌类型 | 目前稳定程度 | 今后变化趋势 | 潜在危害 |
32 | 普拉河中寨崩塌 | 15 | 28 | 2 | 小型 | 土质,含砾粘土,下伏基岩为玄武岩 | 底部剥、坠落 | 滑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8户34人 |
33 | 上堵泥崩塌 | 100 | 120 | 150 | 中型 | 岩质,砂质白云岩 | 后缘剥、坠落,前缘建筑变形 | 拉裂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40户121人 |
34 | 石头寨崩塌 | 56 | 62 | 135 | 中型 | 岩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 后缘拉张裂缝,前缘剥、坠落 | 倾倒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41户173人 |
35 | 南小村崩塌 | 3 | 4 | 20 | 小型 | 泥质粉砂岩 | 后缘剥、坠落, | 滑移式 | 不稳定 | 不稳定 | 4户13人 |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分析基本特征表1-4
编号 | 泥石流名称 | 沟长(米) | 方量(立方米) | 面积(平方米) | 规模等级 | 泥石流特征 | 现今变形迹象 | 泥石流类型 | 目前稳定程度 | 今后变化趋势 | 潜在危害 |
36 | 下堵泥村泥石流 | 800 | 1800 | 1200 | 小型 | 受强降雨影响引发 | 坡顶碎石、土随降雨汇入沟道 | 降雨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40户130人 |
附件2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长湖镇乍龙村委会大乍龙村 | |||||||||
东经: 103° 26′ 01.95″; 北纬:24° 35′ 43.67″ | ||||||||||
方量 | 299.52 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滑坡宽120m,长8m,厚3m。2008年开始出现变形,形成2条裂缝,长8-15m,宽2-5m,垂向位移15-20cm。变形加剧。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滑坡由村民切坡建房引起,切坡高2.5m,宽120m。在宽120m范围内均为危险范围 | |||||||||
威胁 对象 | 10户居民处40人滑坡前缘,成为该滑坡的直接威胁对象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赵卫学 | 联系电话 | 13888495339 | ||||||
监测方法 | 肉眼观测滑坡变形情况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赵卫学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大乍龙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长湖镇海宜村委会瓦窑村 | |||||||||
东经:103°27′11.68″; 北纬:24°35 ′60 ″ | ||||||||||
方量 | 1440 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土质 □岩质 □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垂向位移15-20cm,局部土体下滑。变形加剧。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滑坡由村民切坡建房引起,在宽30m范围内均为危险范围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2户10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金毕志 | 联系电话 | 15911506228 | ||||||
监测方法 | 肉眼观测滑坡变形情况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东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村东面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金毕志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瓦窑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南大村村委会平田村 | |||||||||
东经:103 °13′21.07″;北纬: 24 °31′05.69″ | ||||||||||
方量 | 8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R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R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近期两年未发生滑动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R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整个陡坡2000平方米范围内 | |||||||||
威胁 对象 | 整个陡坡下方范围内35户129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R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R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R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高树玲 | 联系电话 | 13888491784 | ||||||
监测方法 | 用皮尺测量变形体及地裂缝 | |||||||||
监测内容 | 滚石活动迹象 | |||||||||
临灾预报判据 | 降雨、滚石滑动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子以东300m的平台 | ||||||||
预定撤离路线 | 滑坡北侧或南侧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高树玲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清理孤石危岩体,防止危害人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平田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4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板桥街道办事处大叠水村委会陷塘村 | ||||||||||
东经:103°11′16.02 ″;北纬:24°40′06.14 ″ | |||||||||||
方量 | 3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R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无异常情况 | 主要活动迹象 | R R变形 R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危险范围200多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46户188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R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R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家明 | 联系电话 | 13577122279 | |||||||
监测方法 | 设定标志,观测裂缝增大或下滑体 | ||||||||||
监测内容 | 雨量增大裂缝距离是否增大滑坡体是否位移,定桩是否位移 | ||||||||||
临灾预报判据 | 裂缝增大,坡体下滑迹象,皮尺丈量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东边宽阔地点 | |||||||||
预定撤离路线 | 往本村东面村道路疏散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家明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支砌挡墙,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陷塘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5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板桥街道办事处大叠水村委会大叠水村 | ||||||||||
东经:103°11′17.11″;北纬:24°40′24.49″ | |||||||||||
方量 | 315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R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滑坡边缘出现宽25m,长5m,厚3m的垮塌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R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整个自然村宽150m,长70m,厚3m至到巴江底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60户250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刘平生 | 联系电话 | 13769103680 | |||||||
监测方法 | 设定标志,观测裂缝增大或下滑体,群测群防 | ||||||||||
监测内容 | 滑坡变形迹象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边缘裂缝变形加大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滑坡西南方约500m的平台 | |||||||||
预定撤离路线 | 滑坡两侧 | ||||||||||
预警信号 | 呼喊、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刘平生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边缘修建一条排水沟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大叠水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6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板桥街道办事处龙溪村委会小龙溪村 | ||||||||||
东经:103° 12′27.18″;北纬:24°39′07.79″ | |||||||||||
方量 | 18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R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坡顶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 | 主要活动迹象 | R □变形 R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小型滑坡长15米,宽4米,坡厚3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18户60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R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R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皮映芬 | 联系电话 | 13529323921 | |||||||
监测方法 | 设定标志(桩),观测裂缝增大或下滑坡体 | ||||||||||
监测内容 | 汛期24小时监测,采用皮尺丈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裂缝增大,坡体下滑迹象,皮尺丈量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小龙溪村小学 | |||||||||
预定撤离路线 | 往本村西面公路疏散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皮映芬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地表排水,支砌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龙溪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7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板桥街道办事处大叠水村委会小叠水村 | ||||||||||
东经:103°12′04.44″;北纬:24°10′11.21″ | |||||||||||
方量 | 2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目前未有活动迹象 | 主要活动迹象 | R裂缝 R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滑坡下方的村庄62户农户,范围150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62户230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范成明 | 联系电话 | 13888944624 | |||||||
监测方法 | 监测滑坡边缘变形体 | ||||||||||
监测内容 | 滑坡体上的房屋变形情况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后缘变形加剧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滑坡东300m的缓坡地带 | |||||||||
预定撤离路线 | 滑坡两侧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范成明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地表排水,滑坡边缘的小渠修建三面光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叠水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8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松子园村委会上打磨箐村 | ||||||||||
东经:103 °21′10.51″;北纬:24°56 ′50.47″ | |||||||||||
方量 | 54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近几年都有滑坡迹象,但由于近年干旱雨水较少,滑坡的迹象较小。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R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危险范围内威胁5户24人生命财产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5户24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段韩杰 | 联系电话 | 18313836507 | |||||||
监测方法 | 皮尺测量观测裂缝增大或下滑坡体 | ||||||||||
监测内容 | 滑坡变形及裂缝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变形加剧及裂缝变长、变宽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滑坡东边约200m处的缓坡地带 | |||||||||
预定撤离路线 | 滑坡两侧,滑坡东边一带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段韩杰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上打磨箐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9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螺蛳塘村委会响水箐村 | ||||||||||
东经:103°23 ′28.72″;北纬:24 °59′46.72″ | |||||||||||
方量 | 4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岩质 R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R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局部发生垮塌,地表出现裂缝 | 主要活动迹象 | R裂缝 R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滑坡隐患长25米,宽16米,层内错动带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52户182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R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R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桂宝罡 | 联系电话 | 18388168749 | |||||||
监测方法 | 设定标志、观测下滑体的位移情况 | ||||||||||
监测内容 | 汛期24小时监测、采用皮尺丈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变形加剧及裂缝变长、变宽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响水箐村东面平台 | |||||||||
预定撤离路线 | 响水箐村东面方向沿途道路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桂宝罡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支砌挡墙,做好排水工作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响水箐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0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阿怒山村委会四家村 | ||||||||||
东经:103°14′55.58 ″;北纬:24°50′08.51 ″ | |||||||||||
方量 | 4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R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村民的部分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坡顶路面多处开裂,并有下滑的迹象出现 | 主要活动迹象 | R R变形 R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危险范围2000多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威胁42户243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警示标志 R监测预警 R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R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R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魏静红 | 联系电话 | 13888341362 | |||||||
监测方法 | 设定标志,观测裂缝增大或下滑体 | ||||||||||
监测内容 | 雨量增大裂缝距离是否增大,滑坡体是否位移,定桩是否位移 | ||||||||||
临灾预报判据 | 裂缝增大,坡体下滑迹象,皮尺丈量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东边宽阔地点 | |||||||||
预定撤离路线 | 往本村东面村道路疏散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声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魏静红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支砌挡墙,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四家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1
地面塌陷位置 | 石林县圭山镇当甸村委会当甸上寨村 | |||||||||
东经:103 °28′43.67″;北纬:24 °31′4.98″ | ||||||||||
方量 | 25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土质 □岩质 □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挡墙已开裂,目前煤矿已关闭,近年稳定性变好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危险范围60—1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威胁7户28人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毕风昌 | 联系电话 | 15096624290 | ||||||
监测方法 | 用皮尺测量裂缝距离监测 | |||||||||
监测内容 | 雨量增大裂缝距离是否增大 | |||||||||
临灾预报判据 | 雨量增大挡墙裂缝距离增大,地面塌陷体有位移冒突情况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南北两边宽阔地点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中小路两边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毕风昌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作好排水、整治,有情况立即撤离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当甸上寨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2
泥石流 位 置 | 石林县圭山镇法块村委会法块密枝山 | |||||||
东经:103°35′16.32″;北纬:24°35′53.00″ | ||||||||
类型 | √沟谷型 □坡面型 | 物质组成 | √泥石流 □水石流 □泥流 □夹砂洪水 | |||||
近期活动情况 | 由于该片区私挖盗采煤炭资源,对地表破坏较大,易发生地质灾害 | |||||||
危险 范围 | 东源煤矿6、7、8号井、原胜利煤矿、原过水沟煤矿、鑫旺煤矿 | |||||||
威胁 对象 | 东源煤矿6、7、8号井、原胜利煤矿、原过水沟煤矿、鑫旺煤矿职工及煤矿财产和30户12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稳拦 √排导 □避绕 √生物工程 □调蓄径流 □停淤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陈忠 | 联系电话 | 13888191328 | ||||
监测内容 | 泥石流活动状况 | |||||||
临灾预报判据 | 下暴雨时弃渣发生大量开裂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向安置点撤离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避开泥石流方向沟两岸高处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陈忠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对矿渣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处理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泥石流范围,撤离路线
密枝山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3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西街口镇宜奈村委会大宜奈村 | ||||||||||
东经:103 °36′10.32″;北纬:24°50′11.85″ | |||||||||||
方量 | 40000立方米 | 类型 | 中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2012年出现地裂缝迹象,裂缝走向50cm,延长2-5m,宽1cm左右 | 主要活动迹象 | R裂缝 R变形R£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大宜奈村82户270人,面积40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82户27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冯学云 | 联系电话 | 15974827096 | |||||||
监测方法 | 观察地裂缝活动迹象,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前缘出现冒浑水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子北部约100m处的小路边 | |||||||||
预定撤离路线 | 滑坡两侧(西北部)方向的路边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冯学云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大宜奈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4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岩子脚村委会习克丈村 | ||||||||||
东经:103 °12′24.96″;北纬:24°37′59.08″ | |||||||||||
方量 | 800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前的土质比较松软,强降雨时有下滑的趋势,紧邻水库库岸的几户村民房屋多处开裂,裂缝宽度多在10cm左右 | 主要活动迹象 | R裂缝 R变形R£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习克丈村15户56人,面积6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15户56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张永林 | 联系电话 | 13888636801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学校操场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小路向学校操场进行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张永林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支砌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习克丈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5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大可村委会大可村 | |||||||||
东经:103 °14′51″;北纬:24°36′45″ | ||||||||||
方量 | 10000立方米 | 类型 | 中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
危险 范围 | 大可村7户27人,面积6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7户27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仁小华 | 联系电话 | 15808701535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门前的公路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小路向西撤离到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仁小华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大可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6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阿怒山村委会小新村 | |||||||||
东经:103 °14′37.18″;北纬:24°51′04.29″ | ||||||||||
方量 | 600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农户房屋出现裂纹,变宽边长趋势加大 | 近期活动情况 | 农户房屋出现裂纹,变宽边长趋势加大 | |||||||
危险 范围 | 小新村18户70人,面积 36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18户7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家云 | 联系电话 | 13577136017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东北方向的平台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的小路向东北方向的平台上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家云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修建排水沟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新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7
地面塌陷位置 | 石林县圭山镇当甸村委会小板田村 | |||||||||
东经:103 °28′21.84″;北纬:24°30′35.51″ | ||||||||||
方量 | 2000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出现塌陷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出现塌陷 | |||||||
危险 范围 | 小板田村15户农户房屋,占地15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15户6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袁忠平 | 联系电话 | 13408927120 | ||||||
监测方法 | 观察地裂缝活动迹象,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地面塌陷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的平台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道路向西撤离到平台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袁忠平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板田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8
地面塌陷位置 | 石林县圭山镇法块委会芋头得村 | |||||||||
东经:103°35′49.91″;北纬:24°36′04.51″ | ||||||||||
方量 | 800立方米 | 类型 | 中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出现塌陷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出现塌陷 | |||||||
危险 范围 | 芋头得村108户农户房屋,占地20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108户396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佟卫国 | 联系电话 | 15096899496 | ||||||
监测方法 | 观察地裂缝活动迹象,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裂缝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地面塌陷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的平台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道路向西撤离到平台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佟卫国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芋头得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19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水尾村委会老马地村 | |||||||||
东经:24°12′14.39″;北纬:24°31′40.57″ | ||||||||||
方量 | 900 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
危险 范围 | 老马地村22户68人的房屋,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22户68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R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宝文 | 联系电话 | 15911544838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门前的公路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小路撤离到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宝文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老马地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0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水尾村委会水尾村 | |||||||||
东经:103°11′24.21″;北纬:24°32′32.07″ | ||||||||||
方量 | 10000立方米 | 类型 | 中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近期活动情况 | 山体树木出现下滑,强降雨时滑坡下滑趋势加重 | |||||||
危险 范围 | 水尾村50户190人的房屋,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50户19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树林 | 联系电话 | 18314165126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内门前的公路上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内小路撤离到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树林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水尾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1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小所卜所滑坡 | |||||||||
东经:103° 16′ 07.98″; 北纬:24° 52′ 18.30″ | ||||||||||
方量 | 120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水泥路面开裂1-4cm,走向长2-5m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60m,宽100m | |||||||||
威胁 对象 | 25户70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张林 | 联系电话 | 13888761430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张林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所卜所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2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阿怒山小村滑坡 | |||||||||
东经: 103° 15′ 43.52″; 北纬:24° 50′ 53.89″ | ||||||||||
方量 | 9000 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拉张裂缝约3cm,已掩埋 中部房屋后墙掩埋1.3m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45m,宽80m | |||||||||
威胁 对象 | 7户26人,农田,公路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马正平 | 联系电话 | 13888846811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马正平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阿怒山小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3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铺兵村滑坡 | |||||||||
东经: 103° 13′ 09.89″; 北纬:24° 45′ 53.89″ | ||||||||||
方量 | 102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墙体及墙角开裂2-6cm,挡墙鼓包10-30cm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70m,宽80m | |||||||||
威胁 对象 | 23户90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李树才 | 联系电话 | 15925165480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李树才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铺兵村撤离路线图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板桥街道办小者乌龙滑坡 | |||||||||
东经: 103° 16′ 46.64″; 北纬:24° 42′ 04.03″ | ||||||||||
方量 | 15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滑体后缘房屋开裂,裂缝宽1-3cm,中部树木倾斜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树木歪斜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30m,宽25m | |||||||||
威胁 对象 | 7户26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罗应坤 | 联系电话 | 15887279915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罗应坤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4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小者乌龙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5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大龙村滑坡 | |||||||||
东经:103° 11′ 58.66″ ; 北纬:24° 33′ 06.31″ | ||||||||||
方量 | 300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见裂缝长15-30m,宽1-8cm,前缘部分房屋墙体开裂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100m,宽150m | |||||||||
威胁 对象 | 12户48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罗家云 | 联系电话 | 15087167673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罗家云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大龙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6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岩子脚村委会树密寨滑坡 | |||||||||
东经:103° 12′ 17.87″; 北纬:24° 34′ 57.94″ | ||||||||||
方量 | 36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墙体开裂,裂缝宽2-50cm,部分墙体开裂,2020年已经修建挡墙,效果较好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46m,宽52m | |||||||||
威胁 对象 | 11户47人,农田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董家红 | 联系电话 | 15912172246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董家红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树密寨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7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长麦地上村滑坡点 | |||||||||
东经:103° 13′ 40..32″; 北纬:24° 36′ 46.11″ | ||||||||||
方量 | 12000立方米 | 规模 | 小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土体垮塌,中部树木歪斜,中下部房屋墙体开裂宽1cm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建筑变形 √树木歪斜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80m,宽50m | |||||||||
威胁 对象 | 7户28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李宏明 | 联系电话 | 13529254030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滑坡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滑坡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李宏明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长麦地上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8
崩塌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石头寨崩塌点 | |||||||||
东经:103° 13′ 06.24″; 北纬:24° 33′ 11.24″ | ||||||||||
方量 | 251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倾倒式 □滑移式 □膨胀式 □拉裂石 □错段式 | ||||||
可能失稳 因素 | √降雨 √地震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坡脚侵润 □坡体切割 √风化 √卸荷 □动水压力 □爆破震动 | |||||||||
近期活动情况 | 地面裂缝延伸方向140°,长10-30m,宽0.5-2.3m,农田中见少量大小不等岩块堆积 | 主要活动迹象 | √拉张裂缝 √剥、坠落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62m,宽135m | |||||||||
威胁 对象 | 41户173人,公路,农田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韩永平 | 联系电话 | 13759157040 | ||||||
监测方法 | 简易检测 | |||||||||
监测内容 | 崩塌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崩塌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韩永平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清理危岩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石头寨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29
崩塌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上堵泥崩塌 | |||||||||
东经:103° 12′ 17.81″; 北纬:24° 31′ 57.81″ | ||||||||||
方量 | 36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倾倒式 □滑移式 □膨胀式 √拉裂石 □错段式 | ||||||
可能失稳 因素 | √降雨 □地震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坡脚侵润 □坡体切割 □风化 √卸荷 □动水压力 □爆破震动 | |||||||||
近期活动情况 | 滚石,1间房屋被毁(猪圈) | 主要活动迹象 | □拉张裂缝 √剥、坠落 √建筑变形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120m,宽150m | |||||||||
威胁 对象 | 40户121人,公路,农田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吕乔英 | 联系电话 | 13619676370 | ||||||
监测方法 | 简易检测 | |||||||||
监测内容 | 崩塌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崩塌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吕乔英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上堵泥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0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圭山镇海纳村滑坡 | |||||||||
东经:103°36′55″; 北纬:24°38′40″ | ||||||||||
方量 | 73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推移式 □牵引式 □复合式 | ||||||
诱发 因素 | √降雨 □冰雪冻融 □地震 □风化 □卸荷 √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节理发育 | |||||||||
近期活动情况 | 地面开裂,围墙倒塌,裂缝宽0.1-0.003m,长50-120cm | 主要活动迹象 | √裂缝 √变形 □位移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150m,宽5m;长20m,宽8m;长50m,宽10m | |||||||||
威胁 对象 | 64户248人,农房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靖 | 联系电话 | 13529937979 | ||||||
监测方法 | 简易监测 | |||||||||
监测内容 | 沉降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村中晒场及村东开阔地带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村道路撤至村中晒场及村东开阔地带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靖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裂缝填埋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海纳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1
崩塌 位置
| 石林县圭山镇普拉河中寨崩塌 | |||||||||
东经: 103° 34′ 07.22″; 北纬:24° 34′ 58.13″ | ||||||||||
方量 | 21000立方米 | 规模 | 中型 | □倾倒式 √滑移式 □膨胀式 □拉裂石 □错段式 | ||||||
可能失稳 因素 | √降雨 □地震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坡脚侵润 □坡体切割 √风化 □卸荷 □动水压力 □爆破震动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后缘少量堆土,约5-10m³,已实施部分挡墙和排水沟 | 主要活动迹象 | □拉张裂缝 √剥、坠落 √建筑变形 □落石 | |||||||
危险 范围 | 长28m,宽50m | |||||||||
威胁 对象 | 8户34人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警示标志 √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坡形改造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李有才 | 联系电话 | 15288112469 | ||||||
监测方法 | 简易检测 | |||||||||
监测内容 | 崩塌拉裂缝的变形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连续强降雨及裂缝变形加剧 | |||||||||
应急 避险 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民房斜对面的简易乡村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沿进屋的通道撤至崩塌两侧的简易公路上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李有才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在滑坡前缘砌毛石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普拉河中寨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2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结胜村委会结胜村 | |||||||||
东经:103 °14′54.30″;北纬:24°34′32.56″ | ||||||||||
方量 | 300 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出现裂缝,现状已修建挡墙 | 近期活动情况 | 滑坡范围出现开裂现象,有下滑趋势 | |||||||
危险 范围 | 结胜村4户16人,面积9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4户16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普金寿 | 联系电话 | 13759137299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海普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村南道路方向上进行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普金寿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支砌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结胜村撤离路线图1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结胜村撤离路线图2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3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龙潭委会中龙潭村 | |||||||||
东经:103 °15′49.6″;北纬:24°37′55.9″ | ||||||||||
方量 | 300 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房屋出现裂缝,现状已修建挡墙 | 近期活动情况 | 滑坡范围出现开裂现象,有下滑趋势 | |||||||
危险 范围 | 中龙潭村39户156人,面积9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39户156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李树全
| 联系电话 | 13769123234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海普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村南道路方向上进行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李树全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支砌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中龙潭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4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岩子角委会阿慈新村 | |||||||||
东经:103 °11′54.70″;北纬:24°36′17.8″ | ||||||||||
方量 | 300 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R土质 □岩质 □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滑壁下错1.0m,后缘水泥路0.5m宽悬空,前缘滑体挤占水泥路面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滑壁下错1.0m,后缘水泥路0.5m宽悬空,前缘滑体挤占水泥路面 | |||||||
危险 范围 | 阿慈新村4户15人,面积90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4户15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胡智成
| 联系电话 | 18725084580
| ||||||
监测方法 | 观察滑坡活动迹象,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监测内容 | 观测滑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海普公路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村南道路方向上进行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胡智成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填埋地裂缝,地表排水,支砌挡墙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阿慈新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5
滑坡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南大村委会南小村 | |||||||||
东经:103°12′27.14″;北纬:24°32′14.59″ | ||||||||||
方量 | 60 立方米 | 类型 | 小型 | □土质 □岩质 R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坡壁崩落、滑移,滑体挤占农户房屋 | 近期活动情况 | 后缘坡壁崩落、滑移,滑体挤占农户房屋 | |||||||
危险 范围 | 南小村4户13人,面积90平方米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4户13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R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杨学候 | 联系电话 | 13888366240 | ||||||
监测方法 | 观察坡面岩石活动迹象, | |||||||||
监测内容 | 观测坡宽度与长度 | |||||||||
临灾预报判据 | 后缘亦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村南道路方向上进行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杨学候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清理崩塌体,工程治理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灾害范围,撤离路线
南小村撤离路线图
石林彝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2-36
隐患 位置 | 石林县大可乡水尾村委会下堵泥村 | |||||||||
东经:103°12′17.81″;北纬:24°31′57.81″ | ||||||||||
方量 | 1800 立方米 | 类型 | 中型 | □土质 □岩质 R岩土混合 | ||||||
诱发 因素 | R降雨 □降(融)雪 □地震 R风化 □卸荷 RR斜坡陡峭 □人工加载 R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爆破振动 □植被破坏 □库塘渠渗漏 | |||||||||
近期活动情况 | 暂无变化 | 近期活动情况 | 暂无变化 | |||||||
危险 范围 | 下堵泥村40户130人, | |||||||||
威胁 对象 | 危险范围内40户130人的生命财产 | |||||||||
现有防治措施 | □搬迁避让 RR警示标志 RR监测预警 □裂缝填埋 R地表排水 □地下排水 □支挡 □锚固 □削方减载 □坡面防护 □反压坡脚 □灌浆 □植树种草 □尚未落实 | |||||||||
监测 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邱金荣 | 联系电话 | 18288968813 | ||||||
监测方法 | 观察降雨强度,沟水流速、流量情况 | |||||||||
监测内容 | 观测降雨量、沟水流量、 | |||||||||
临灾预报判据 | 降雨量预警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撤离地点 | 远离冲沟两侧 | ||||||||
预定撤离路线 | 向堵泥公路垭口平缓处撤离 | |||||||||
预警信号 | 广播、哨音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邱金荣 | |||||||||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 清理泥石流堆积物,清理沟道,工程治理 | |||||||||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 已发放到位 |
泥石流范围,撤离路线
下堵泥村撤离路线图
相关文件:《石林彝族自治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