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石林彝族自治县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文件起草背景及依据
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国家组建了应急管理部。此后,省、市、县分别在原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各级应急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根据改革要求,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多项职能,一是要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认真做好各类事故灾害预防;二是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化解风险点;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科学救援。
为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印发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办〔2020〕62号)。结合石林县实际,县政府办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政办发〔2021〕14号),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定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努力强化我县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化解应急管理“手长脚短”的问题,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以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加快构建社会共治、公众参与、全面覆盖、反应灵敏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三、文件明确的主要工作任务
该文件明确了以下6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并确定了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一是进一步要求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制。细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形成制度;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专人专职负责。
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立灾害事故预警响应、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应急联动响应、应急管理常态工作等5个方面的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整合基层消防、民兵、城管、综治维稳等力量,组建乡村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适当培训,承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人员疏散、转移安置、现场警戒、险情控制、后勤保障、道路引领等工作。
四是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修编工作,杜绝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基层应急预案。
五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实战能力。强化应急训练,组织实战化应急演练,加强疏散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总结改进提高实战能力。要求各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队伍实战化训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救得了。
六是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安全避险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培训,普及应急知识、防灾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基层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县、乡镇、村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建立以财政保障为主,基层自筹和社会捐赠为辅的基层应急管理经费保障机制。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社区),可将村级应急队伍训练、实战化演练、应急救援产生的支出、人员误工补助等按程序纳入村集体经济支出给予保障。
二是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将纳入县对乡镇街道、县对县直部门目标综合考核内容。
三是强化行业对口支援。公安、应急、民政、水务、林草、自然资源、城市管理、消防等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切实落实行业主管责任,积极配合做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
原文链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