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林彝族自治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方案》的政策解读
关于《石林彝族自治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方案》的政策解读
原文链接:http://www.kmsl.gov.cn/c/2020-08-20/4709114.shtml
2020年8月20日,县人民政府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方案》(石政发〔2020〕13号)(以下简称“7个专项行动”方案),现就《“7个专项行动”方案》解读如下:
一、《“7个专项行动”方案》的起草背景及过程
今年疫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卫生运动作了多次重要讲话。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健康生活的殷切期盼。县卫生健康局作为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先后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7个专项行动”方案》。
二、《“7个专项行动”方案》出台的意义
《“7个专项行动”方案》是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迫切需要,关注人民健康和需求,着力提升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个专项行动”方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是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健康生活的殷切期盼。通过集中开展一年半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将对我县人居环境进行一次大提升,进一步丰富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方式和内涵,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7个专项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本次专项行动,强调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紧盯关系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围绕“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等七个方面打歼灭战,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的同时,确保60%的村创建为云南省卫生村,确保“7个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
(一)“清垃圾”,推进裸露垃圾全消除。强力推进“垃圾革命”,对裸露垃圾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手术”。通过强化城乡和交通沿线保洁,消除城乡建成区道路路面、背街小巷、广场公园、河道湖面、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裸露垃圾;全面清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定期清理铁路沿线裸露垃圾。推进村庄清洁,实现自然村保洁长效机制、保洁员全覆盖,组织农户清扫,实现村内户外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沟渠水塘等无裸露垃圾。保证村庄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不乱堆乱放,环境干净整洁。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
(二)“扫厕所”,推进公共厕所全达标。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全县城镇消除旱厕,学校消除旱厕。大力推进学校卫生厕所标准化建设,城市新(改)建公共厕所全部达到二类标准,新(改)建旅游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公共厕所管理达到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薰的“三无三有”标准,或达到地面净、墙面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的“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开展农村公厕提质达标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有1座以上无害化卫生公共厕所全覆盖,达到干净、卫生标准。
(三)“勤洗手”,推进公共场所洗手设施全配套。在公众场所配置洗手设施,减少传染病经手传播。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实用”的原则,重点对学校、旅游厕所、城市公厕、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室内公共场所、公园广场、旅游景区、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洗手设施全面建设、改造、升级,确保数量足够、质量达标、管理到位、经久耐用。
(四)“净餐馆”,推进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开展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为突破口,强化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持续改善餐饮服务环境卫生条件,全面落实“不达标就整改,不整改就停业”的要求,实现周边环境整洁、就餐场所干净、后厨合规达标、仓储整齐安全、餐饮用具洁净、从业人员健康、配送过程规范“七个达标”,确保餐饮消费放心、安心、舒心。
(五)“常消毒”,推进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重点,通过“整治一批、规范一批、达标一批”专项活动,推进常态化清洁消毒,落实疫情防控重点要求,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A级以上旅游景区、四星级以上宾馆的卫生管理全达标,打造卫生安全、公众放心的公共场所,严防传染性疾病在公共场所传播。
(六)“管集市”,推进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全力整治“脏、乱、差”,打造安全放心农贸市场。以“优环境、防疫情、保健康、促规范、提品质”为主题,狠抓环境卫生、疫情防控、食品安全、野生动物及活禽交易监管、周边环境、提升改造等六项重点工作,改变市场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货物乱摆、周边乱象的“五乱”状况,落实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有整洁的场容、有安全放心的商品、有井然有序的周边环境“五有”要求,实现净化、美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五化”目标。
(七)“众参与”,推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倡导“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习、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六条新风尚,推广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创新方式方法,开发健康科普核心信息,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大幅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让人人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人人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人人参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通过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确保今年底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观,明年得到全面巩固提升,确保60%的村创建为云南省卫生村。今后,厕所干干净净、看不见暴露垃圾、到处有洗手设施、公共场所定期消毒、餐饮服务场所全面达标、农贸市场整洁有序、群众卫生素养普遍提高。
四、《“7个专项行动”方案》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石林彝族自治县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省、市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和县卫生健康局作为七个专项行动的牵头部门,分别负责七个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督促各专项行动的开展落实,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配合部门按职责分工主动配合,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落实卫生城镇创建“一把手”工程,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落实目标任务。各单位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克服形式主义,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要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务实管用的措施,严格按照行动方案任务清单、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推进工作、落实任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强化督导考核。各牵头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工作督查和协调调度,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简化考核程序、优化考核流程,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工作推进会,曝光存在问题;适时开展督促检查,主要采取不定路线、不听汇报、不开会议、不事前通知的暗访方式进行。强化日常抽查和平时考核权重,强化结果应用,在考核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把社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和依据,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单位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专项行动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能落实落地。争取列入省市级专项行动综合考核先进县区,获得表彰奖励。
(五)接受社会监督。各牵头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优势,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在“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设置投诉举报专栏;在电视台设置专项整治曝光台;开通专线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六)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各类媒体、平台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主动宣传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舆论引导、政策解读、科普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落实,引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及时总结经验,展示工作成效,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