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17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17号
提案答复的函
赵志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石林县城市品味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的主要内容
内容:石林不是简单的旅行目的地,而是一部立体的生态人文百科全书。当联合国认证的世界地质公园遇见中国顶流荣誉体系,石林县正以全域旅游的笔触,书写着西南边陲的涅槃传奇。
建议:1.理顺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部门的关系。建立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每年组织一到两次专题协调会,确保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例如,新建扩建农贸市场、设立护栏护墩、新建公厕、增加停车泊位等。
2.逐年解决建设资金问题。适当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改扩建的投入,分批次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减轻财政压力。
3.加强调研,制定科学规划。坚持科学发展,将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规划上注重城市基础功能和承载能力,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加快建立从城市规划、建设施工到城市功能运作体系的设计、运行、管理的一整套完整体系。坚持科学发展,将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规划上注重城市基础功能和承载能力,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加快建立从城市规划、建设施工到城市功能运作体系的设计、运行、管理的一整套完整体系。
4.提升城市管理的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在城市管理中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的人文关怀。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减少道路反复开挖等问题,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5.推动“小投入、大变化”项目。借鉴双龙广场音乐喷泉、夜游巴江带状公园、双龙步行街灯光亮化等项目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小投入、大变化”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通过小规模的建设和改造,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二、办理工作情况
1、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的办理情况:目前通过“三数”打开智慧城管新局面。一是以“数字监控”助力执法监督。新建高空鹰眼2个、智慧城管摄像头 163 个,利用 AI技术智能监测占道经营、乱堆乱放和车辆违停等城市管理问题,对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外接音柱进行语音警示,对未及时整改的问题自动派单并实施现场处置,实现城管工作从“人海战术”到“人机交互”、城管问题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发现处置的转变。二是以“数字系统”助力网格治理。建成覆盖全县各乡镇(街道)的智慧城管系统,深度融入基层网格治理工作,借助智慧城管移动端+PC端互联应用模式,及时将发现的问题、线索逐级派发至末端网格员处置,代替发函、电话派遣等传统方式,将办理时间缩减 50%以上。三是以“数据整合”助力全域统管。将党建、综治、公安、消防、园林环卫、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方面数据统一接入智慧城管系统,进一步整合各类城市管理运行数据,共享应用于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个层级,实现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形成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应用融合的整体式城市信息化管理格局,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精细。
2、针对推动“小投入、大变化”项目办理情况:2023年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进“百园建设”工作,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梳理边角地、闲置地以及低效绿地,通过移植过密乔木、清理杂乱灌木、铺设草坪及游路的方式,建成多个小游园,在游园中增设桌椅、垃圾桶等基础设施以及跷跷板、秋千、宣传栏等娱乐教育设施,实现从“脏乱差”到“小而美”的蜕变。均衡县城公园布局,进一步织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生活网。下一步,我局将再次聚焦“品质提升”与“全域覆盖”,计划新建改造游园13个,全力打造“彝乡风情与生态宜居交融”的绿美石林样板。
3、针对其他建议的办理情况:已经由县住建局牵头拟定了《石林彝族自治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初稿(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重点从石林概况及优势、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工作任务及措施等方面对提升石林城市品质工作进行了细化,对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理顺了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部门之间的关系,力争确保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城市围挡、路灯管理、园林绿化、卫生保洁、城市排水等短板问题。该《方案》正在走发文程序,即将印发实施。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石林彝族自治县房地产管理所,0871-67786709)
石林彝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8日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