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李永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全力打造民族刺绣非遗文化展示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建议内容
借旅游转型之机、打造非遗文化项目活化之势,整合部份旅游和文化资金,将李埏故居旁的四合院打造为民族刺绣非遗文化展示馆,实现用项目实施补文化体验短板、用目标推进非遗文化活化、用时限要求开发展之路。其措施为:
一是县文化旅游局牵头,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展现民族刺绣非遗文化丰富的内含;
二是依托阿诗玛文化品牌,进一步补充文化旅游要素、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推广、固化民族刺绣文化底蕴,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共促互进,努力构建石林文旅融合的游憩带和“后花园”,为打造石林文脉和精神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二、 答复内容
(一)基本情况
2016年12月,经县文化和旅游局努力争取,“石林县彝族撒尼刺绣传习中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被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三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专项分省遗产资源名录》及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名单。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文化旅游提升工程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云发改投资〔2018〕265号)《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石林县彝族撒尼刺绣传习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发改社会〔2017〕620号),国家安排64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石林县彝族刺绣传习中心项目建设,其余160万元为地方配套,计划总投资800万元。项目于2018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对石林县鹿阜街道环城东路137号老县委内的杨氏宅院(杨立德故居东院、西院)和李氏宅院(李埏故居、李垙故居)两栋建筑进行改扩建及修缮,重新布局使用功能,设置生产传习用房、传习教室、作品展览厅、技艺展示厅等功能用房,建筑面积1294.9平方米,其中,李垙故居建筑面积580.81平方米,至2019年7月16日,完成资金审计结算及竣工验收。但后因鹿阜旧城改造遗留问题等原因,未能正常推进后续收尾工作和投入使用,2023年以来,中央、省、市级主管部门已多次下发督办整改文件,要求石林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
同时,《中共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常委会2025 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推进旧改片区文庙、武庙、万圣宫、李埏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推进非遗展示馆、农民画馆等城市文脉产品活化利用,打造石林特色美食街区,建成刺绣展示馆。”
(二)建设内容
拟以石林县鹿阜街道环城东路137号老县委内李垙故居为建筑载体,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模式,公开招租,引入优质社会力量建设、运营,打造石林彝族(撒尼)刺绣主题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风格技巧、刺绣技法、刺绣配色、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系统科普及活态展示;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纺织(车)、织绣工具、绣片、活态传承;开展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相关的制作工艺研学、交流、培训等;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及成衣展览展示(销售)等。
(三)建设方式
结合石林县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实际和石林县财政实际,政府以出租方式,提供石林彝族(撒尼)刺绣馆场地及现有基础设施,企业自筹资金对石林彝族(撒尼)刺绣馆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管养、运营及石林彝族(撒尼)刺绣馆内展陈的特色运营,以及讲解、场馆水电及其周边环境卫生、绿化带日常维护等。项目建成后,根据房屋功能定位(1楼作为经营销售空间,2-3楼作为公益性质展陈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开放服务。
(四)工作开展情况
1. 强化统筹协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县文化旅游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梳理项目优势与投资亮点,积极对接本地文旅企业、非遗工坊及外部投资机构,与1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研究在场地租赁、项目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激发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力展现民族刺绣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
2. 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文旅融合业态
依托阿诗玛文化品牌影响力,在展示馆内设置刺绣文化历史展区、技艺体验区、精品展销区等功能分区,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民族刺绣非遗文化。同步开发刺绣主题文旅产品,如DIY 体验活动、文创商品等,将民族刺绣文化融入石林旅游线路,进一步补充文化旅游要素,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3. 整合多方资源,保障项目稳步推进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县文化和旅游局上报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将李垙故居管理使用权移交给县国投公司,由县国投公司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协调各方资源,
吸引优质社会力量参与刺绣主题馆建设运营,保障项目按照既定规划和目标高效推进,确保项目建设运营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三、 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构
充分发挥推进石林刺绣、彝族服饰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石林县刺绣协会作用,加大彝族刺绣研究、保护、挖掘和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好物力财力和人力,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好我县的民族民间彝族刺绣。
(二)加强彝族刺绣人才队伍建设
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提高队伍素质上下功夫。抓好全县民族手工艺人才的培养,通过展览推销等活动,为农村民族手工艺人才提供展示才能、脱颖而出的平台,同时也通过这一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当地学校和农村开设彝族刺绣等培训,培养学生及传承人,把民族手工艺传给下一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高彦欢,0871-67796409)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