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2509-102062 主题分类: 2025年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9-16 15:57
名 称: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20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关键字: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2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6 15:57 浏览次数:0
字号:[ ]

文化旅游小组: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石林非遗刺绣服饰节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内容

(一)打造石林非遗刺绣服饰节,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每年定期举办石林非遗刺绣服饰节,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时尚界人士、媒体等参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文化盛会,提升石林非遗刺绣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在服饰节期间举办彝族刺绣技艺展示、非遗服饰走秀、非遗文化论坛等活动,提升石林非遗刺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每年举办1—2次石林彝风服饰发布会,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一是邀请知名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将彝族刺绣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推出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服饰产品。二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石林彝风服饰发布会,扩大石林非遗服饰的市场影响力。

(三)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培养年轻传承人。一是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一批年轻非遗传承人,为石林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将非遗技艺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打造石林非遗刺绣服饰节和举办石林彝风服饰发布会,不仅能传承和弘扬彝族非遗刺绣文化,让石林非遗刺绣服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还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石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 答复内容

依据国家、省、市关于规范节庆活动的有关文件要求,县文化和旅游局将延续现有工作基础,始终把彝族服饰作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常态化融入各类文化宣传活动,既严守节庆活动规范,又切实增强非遗文化的群众感知度与影响力。

(一)节庆活动融入非遗元素

2022 年火把节期间,成功举办以 “激发文化魅力 迈向美好生活” 为主题的民族工作装设计大赛,吸引县内21家彝族(撒尼)刺绣企业及个人参与,展示彝族(撒尼)刺绣元素工作装作品143件,现场观赛群众超 2000 人次,同步通过县融媒体中心直播,线上观看量达 8 万人次,首次实现彝族服饰与节庆场景的深度融合;2025 年新春文化系列活动中,大年初一开展民族服饰游演,组织 50 余名绣娘身着自主设计的彝绣服饰沿县城主街道巡游,覆盖群众超1万人次;大年初二 “遇见非遗・寻忆中国年” 展演活动中,设置彝绣技艺展示区与服饰静态展,进一步强化群众对彝绣文化的认知。

(二)新媒体传播助力非遗文化

2023-2025 年期间,联合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我是非遗传承人》彝族(撒尼)刺绣主题栏目 3 期,专访省级传承人马琼芬、县级传承人毕志辉、王志武等,讲述彝绣传承故事,节目在石林电视台、“石林融媒”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后,累计阅读量达4000次;2025 年阿诗玛文化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中,在 “光影石林” 互动区设置撒尼传统服饰写真拍摄区,提供彝绣头饰、背包等道具,通过游客自主传播,形成 “打卡石林・换装阿诗玛” 的体验热点,间接提升彝族服饰知名度。

(三)基础保障持续强化

2024 年依托石林县非遗传习展示馆,充分发挥其“石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石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功能作用,不定期邀请 非遗传承人驻馆展示刺绣技艺,全年开展各类主题展示活动 20余场,接待参观群众、学生群体超 1万人次;同步成立石林刺绣协会,整合全县 79家彝绣、彝族服饰企业和个人资源,为后续打造专属服饰节整合了核心资源。

(四)“展销 + 展演”推动非遗刺绣产品走向市场

一是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厅部署,2022 年组织石林七彩美伊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石林方寸间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等非遗企业,参与全国 “非遗购物节”“非遗伴手礼”“国潮手艺” 等线上展销活动。

二是2024 年将彝族服饰展演融入全国 “村晚” 示范展示活动暨云南省启动仪式,编排歌舞节目《五十六朵花开大中华》,演员身着融合彝绣元素的现代服饰登台,节目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直播,覆盖全国观众超 50 万人次;2025 年阿诗玛文化旅游嘉年华期间,同步播放《阿诗玛》歌舞电影,在观影区周边设置彝族服饰展区,展出彝绣连衣裙、刺绣外套等产品,实现 “展演引流 + 产品销售” 的良性循环。

三是2022 年完成《彝族(撒尼)刺绣图谱》出版工作,系统梳理彝族(撒尼)刺绣纹样,为服饰设计提供文化依据,为学术研究与产业创新提供了核心支撑,在撒尼族非遗保护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石林七彩美伊彝族刺绣非遗工坊‌全年销售额突破 千万元,产品涵盖18大系列、3600多个款式,销售网络覆盖国内28个省市及39个国家;在产品包装中融入阿诗玛文化元素,使产品文化附加值得到一定提升,其中石林七彩美伊彝族刺绣非遗工坊的“民族特色手提包”、方寸间公司的 “彝族(撒尼)刺绣木盒挎包”入选云南省2023年“非遗伴手礼”。

(五)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2023 年重点扶持彝族(撒尼)刺绣市级传承人张晓梅,助力其申报成为 2023 年度云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依托其创办的绣坊开展传习活动12期,培训学员 150 余人次,其中 45 岁以下学员占比 55%;2024 年推荐石林七彩美伊彝族刺绣非遗工坊设计总监曹彩梅申报为 2024 年度云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其建立 “企业 + 绣娘” 合作模式,带动 87 名农村妇女参与生产,人均月增收 2000 元以上,既壮大传承队伍,又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与本地院校联动,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石林校区长期开设彝族(撒尼)刺绣课程,每周1天,由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教师,截至 2025 年春季学期,累计培养学生 320 余人;同步在县民族小学、长湖镇青联希望小学等开展 “非遗进校园” 活动,通过 “刺绣兴趣班”“文化讲座” 等形式,让未成年人从小埋下非遗传承的“种子”,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四、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先以 “非遗刺绣专场活动”形式试水,依托阿诗玛文化旅游季,设置彝族刺绣展区(含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服饰走秀 3 个子板块),邀请县内彝族服饰及彝族(撒尼)刺绣企业、非遗传承人参与,不额外新增大型场地投入,利用景区现有广场搭建舞台,走秀环节优先选用本地模特与传承人团队,降低成本;同步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开展 “彝绣服饰短视频大赛”,设置 500-2000 元不等的奖金,吸引群众参与传播及产品推介。根据 试水效果,再决定是否升级为独立 “服饰季”,场地仍优先选用景区现有空间,避免新增基建投入。

二是依托已成立的石林刺绣协会,开展“彝族(撒尼)刺绣电商培训班”,邀请本地电商从业者授课,教授抖音小店、微信视频号销售基础操作,帮助和引导彝族(撒尼)刺绣及服饰企业、传承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营收。

三是持续加强与各部门间的联动,如:联合县妇联和本地非遗相关企业,开展“定向订单式”手工艺品培训,以“企业订单+定向培训”模式,让刺绣技艺直接对接市场,让妇女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增收,真正实现“背着娃绣着花,不出家门有钱花!”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高彦欢,0871-67796409)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9月16日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