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0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张艺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石林从“游在石林”向“住在石林”转变,实现旅居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委员提案办理工作,2025年6月6日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5年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对提案办理明确具体的承办科室、办理时限、办理要求等。按照县人民政府对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的要求,县文化和旅游局就你提出的《关于推动石林从“游在石林”向“住在石林”转变,实现旅居融合发展的建议》,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明确承办领导和科室,按要求进行办理。
二、 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石林作为拥有世界级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然而,当前石林旅游主要以游客短期到访为主,“游在石林”的特征较为明显,“住在石林”的发展相对滞后,旅居融合程度不高,限制了石林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升。经研究认为,上述问题确实制约了石林旅居产业的发展,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下一步,县文化和旅游局将认真吸纳提案提出的建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旅居产业的发展。
三、 关于对提案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旅居基础设施的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
一直把旅游产业作为石林核心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旅游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生态美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优旅游、稳农业、强工业”产业发展思路。以系统化思维、项目化推进、融合化发展、全时化运营,全力主攻“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天然氧吧·旅居石林”两条赛道。一是编制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全域旅发展规划》,提出了“一心四区八寨一环”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并把旅居产业发展纳入了规划内容,目前正在准备启动《石林彝族自治县旅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编制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实施“县内外畅通工程、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交通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工程、停车泊位优化工程”四大工程,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班线客运服务、提升公交线路服务、推进资源共享服务、提升旅游客运服务水平、培育发展旅游租车行业、健全传统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六个服务;三是旅游业态发展上,围绕大小石林景区做“石文章”,创新打造非遗体验点、演艺互动点、影视参观点等网红打卡点,推动景区可游、可玩、可体验;围绕乃古石林景区做“花文章”,打造四季花海品牌,创新发展婚纱摄影、民族旅拍,让游客畅游石山花海;围绕长湖景区做“山文章”,打造环湖徒步、露营踏青等产品;围绕大叠水景区做“水文章”,打造水上乐园、温泉康养田园综合体,打响“珠江第一瀑”品牌。四是旅游项目建设上。积极推进石林景区狮子池游客服务设施改造项目、石林宾馆漫咖庄园建设项目、大叠水景区提升改造项目、“阿诗玛”演艺项目、“数字石林”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石林低空文旅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五是全面打造旅居线路产品。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融入滇东南喀斯特精品旅游线路;县域内打造全域旅游环线1条、县域主题旅游线路5条、联动区域黄金旅游线路8条;联合九乡景区推出特惠旅游线路,与陆良县开展互免门票合作。
(二)丰富旅居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建议。一是编制印发了旅居宣传资料。由县气象局牵头编制的《中国天然氧吧,石林旅居胜地》一书,从石林气候资源的优势,把石林打造成避暑避寒旅居胜地。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编制的《旅居石林生活指南》,集成“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导览,助力旅居人士深度体验石林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二是开展旅居产业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石林县旅居客群分析报告》、《石林县旅居业发展情况报告》等报告,全面了解旅居客源市场。三是开发多元化旅居产品。培育了以石林简驿精品民宿管理有限公司、石林小象旅居公司为主的城镇旅居客群,主要吸引银发群体旅居养老、候鸟式生活;培育了以石林红杉湖酒店、石林铂晟酒店等为主的“度假旅居”,针对短期度假人群,提升度假产品供给品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旅游”向“旅居”转变;培育了以石林杏林大观园为主的“医疗康养旅居”,针对慢性病和养生保健人群,温泉医康养、中医药养生等医养产品为卖点;培育了以石林街道五棵树村、高石哨村为主,有一定乡村旅居业态的村寨,打造“乡村旅居”,针对避暑避寒人群,发展乡村旅居,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总结提炼石林旅居案例。2025年7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推介大会上,石林县入选2025旅居康养旅游名县创新发展案例,石林杏林大观园旅居康养基地被纳入全国旅居康养基地入库名单;五棵树村乡村旅居案例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编制的《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天然氧吧·旅居石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三)强化政策支持,促进旅居产业发展的建议。一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试行)》(石政办发〔2025〕1号),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议、沟通联络、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对重要事项“一事一议”;二是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2025年促进旅居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引客入石、留客驻石、服务优石”三大主线,提出15条政策措施,从市场主体激励、旅居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再造三大维度构建发展生态;不断完善文旅产业配套政策。三是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交通服务调整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石政办发〔2025〕2号),目前正在起草《石林彝族自治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实施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扶持管理办法》等一批旅居配套政策,全方位支持石林旅居产业的发展。四是在全市率先成立石林彝族自治县旅居协会,2025年3月14日召开石林县旅居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旅居协会班子,通过了旅居协会章程;五是将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建立了全域旅游发展专家智库,县委、县人民政府聘任15位专家为石林县全域旅游发展顾问;印发了《关于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李翠英、曹彩梅获评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张晓梅、所忠明获评云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招聘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落实《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将金牛等本土文化人才纳入编外人员使用保障;石林景区开展“讲解员素质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评定五星级讲解员2名,四星级31名,三星级164名,提升了讲解员队伍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四)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石林旅居知名度的建议。一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统筹全县宣传资源,制定了《2025旅居石林发布推介活动方案》,印发了《“天然氧吧・旅居石林”产品暨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发布会筹备工作方案》;建全域旅游发展联盟,构建石林—宜良文化旅游产业链党建联合体,推出石林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充分运用“两微一抖一端”等新媒体矩阵,开展网络自媒体、视频直播等全民参与的网络活动;二是开展宣传营销活动。2025年4月20日在昆明市南屏街举办了推介活动,发放石林旅游消费券,推出旅居套票产品,启动“旅居石林氧生计划”全球体验官招募。三是结合旅居客需求,在县城双龙广场、景区周边彝族第一村葫芦广场实施“天天大三弦,周周火把节”活动,游客的体验感增强了,全面提升从“游在石林”向“住在石林”的转变;四是结合阿诗玛文化旅游季开展“天然氧吧·旅居石林”——石林旅居人专场晚会,开展非遗活化工程,以“阿诗玛”文化为核心,开发非遗工坊、民俗剧场、节庆活动、非遗展示等文化旅居产品。五是提升乡村旅游宣传品牌。彝族第一村打造了“石林深处五棵树、火把欢歌第一村”;矣美都村打造了“云上人家、秘境彝青”;糯黑村打造了“青石古镇、画里糯黑”;阿着底村打造了“回到阿着底、再忆阿诗玛”;小箐村打造了“锦秀小箐、刺绣之乡”等对外宣传品牌,通过品牌的宣传,提高了石林乡村旅居知名度。
三、 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旅居产业规划编制。尽快启动《十五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旅居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规划引领,逐步完善旅居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开发多元化的旅居产品。在现有旅居产品的基础上,利用石林县丰富的地热资源,打造集温泉疗养、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温泉度假型旅居产品;开发非遗文化活化利用,让游客亲身参与非遗手工艺制作、歌舞表演等活动,打造非遗体验旅居产品,丰富石林多元化旅居业态。
(三)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加强对度假酒店、民宿客栈等旅游设施的提升改造和服务质量提高,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品质的高端旅居产品。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不断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强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石林县旅居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拓宽宣布营销渠道。进一步整合宣传资源,加大对石林旅游宣传力度。建立官方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和活动动态,吸引游客关注。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异地购房团平台等合作,推出优惠套餐和特色线路。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张迎旭,0871-67796409)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