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号 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号
提案答复的函
娄国启、蔡荣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举办体育赛事,助力全域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内容
您的提案提出:建议打造一批高原训练基地、露营基地,助力全域旅游功能拓展;创建一批体育特色小镇,整体提升全县餐饮服务业、住宿服务、运动服装、智能运动器材、电视转播、广告宣传、形象IP等产业;打造石林体育新名片,在石林县境内、景区举办各类赛事;加强体育竞技设施建设,构建一批新景点、新赛道、打造集竞技、观光、文化、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最美赛道”、“最美景区”、“网红赛事”;培育一批新体育人才。
二、办理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旅融合发展的政策。石林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网络、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拥有石林、长湖、大叠水、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的自然景观,适合开展各类户外运动,如骑行、徒步、马拉松、射击等,在体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体旅融合发展也随之成为了石林县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推动石林县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域旅游,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组织、承办各类体育赛事。结合石林县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吸引更多游客。2025年,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家、省、市体育赛事,县、乡、村联动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提升赛事影响力;备战市运会,力争奖牌突破;出台体育产业扶持政策,打造1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引导体育消费,推进大体育与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融合发展,促进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今年举办、承办了2025年云南省青少年柔道冠军赛、2025年云南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芒果TV《乘风破浪的姐姐》综艺拍摄、云南省2025年体育赛事三进“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系列活动、2025年中国石林火把节摩托车越野赛、包括篮球邀请赛、乒乓球邀请赛、彝族传统摔跤比赛等在内的火把节系列文体活动、云南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等赛事和活动;组织了社区运动会、古楼夜市杯篮球邀请赛、广场舞大赛、职工篮球联赛等群众性活动30余场。同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平台,加强对体旅融合项目和产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布精彩的体育旅游活动照片、视频和故事,吸引用户关注和分享。设计独特的体旅融合品牌标识和口号、宣传资料,突出石林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
二是持续完善硬件建设,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农民健身工程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为全县人民群众和游客提供便利的体育活动场所,为全县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7平方米,所有乡镇、村共有体育场地总计686块,体育场地面积63.726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5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630个,室内运动场地56个。全县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达80%。石林县公共体育场馆均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也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2025年,石林县新增民族中学、鹿阜中学、民族职业高级中学、鹿阜小学等4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将面向社会开放。此外,针对不同体育项目,如登山、骑行、水上项目等,探索规划建设专门的场地和设施,考虑不同年龄段和运动水平的需求,设置难度分级的场地。利用大型赛事活动完善硬件设施,目前,石林县已建有的场馆大部分是承办“昆明市第六届运动会”时新建和修缮。2028年,石林县将承办“云南省第三届青少年运动会”,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新建修缮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往体育旅游景点的道路状况,确保道路畅通、安全,完善住宿设施,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完善医疗救援设施,增加相关赛事标识和指示系统。
三是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发挥“摔跤之乡”等传统项目和校园足球等特色项目的优势,推进各校体育品牌的培植;坚持体教融合、抓实学校体育课程、课后活动、竞技培养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发挥摔跤、校园足球等特色优势,组织策划石林县中小学生篮球、足球三级联赛,采用赛会制和主客场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探索校园篮球、足球发展新模式;创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所,规范体育课程管理,积极开展各类组赛、组训工作,抓实学生近视预防和体质监测,指导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及联办项目开展好业余训练、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超额完成向省、市体校及体工队输送人才任务。同时,不拘一格引进高端体育专业人才,为承办体育赛事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促进“体育+旅游+X”融合。探索教体、文旅、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协同,对石林县现有的体育和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体育设施、旅游设施等。对现有体旅融合项目的成效和问题进行评估,为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教育等产业的深度结合,创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和体验。“体育+文化”打造具有石林民族特色的摔跤、抢花炮、斗牛等体育民俗文化活动;“体育+康养”发展圭山徒步、长湖环湖、杏林养生等运动康复、健身养生等项目;“体育+教育”开展足球、篮球、射击、摔跤、柔道、滑雪等体育培训、研学项目。针对不同人群和市场需求,开发如运动休闲度假、体育研学旅行、户外探险等丰富多样的产品。
三、办理结果
如前所述,通过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开发多元化的体旅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体育人才培养,促进体旅融合,吸引更多游客,不断推动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
感谢您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虎智星,0871-67786959)
石林彝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