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审计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石林县审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推进依法审计实践与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认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中心)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聚焦主责主业,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统筹安排财政、民生、经济责任、固定资产投资等各类审计项目,扎实开展审计监督。2024年完成审计项目20个,查出违法违纪问题金额1441.16万元,核减投资91.56万元,向相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6件,提出审计建议71条;参加巡视巡察2人次,参与上级审计项目6人次,充分发挥了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法制教育,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关于学法用法及普法工作要求。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使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二是开展学习宪法活动,增强宪法意识,尊崇法律权威,组织全体干部参加“12·4 宪法日”宣传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审计进点会、现场审计、征求意见、督促整改等环节,向各有关部门以及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宣传与审计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并监督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识。四是全年组织审计干部100余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审计质效提升、优秀审计项目经验交流、审计工作质量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等5个班次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审计能力,提升审计人员执法水平。
(四)完善审计流程,规范执法程序。一是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审计项目实施前3个工作日,将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公布执法人员和执法内容,同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对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纪律情况的监督;审计结果向社会予以公开,使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增强审计的社会公信力。二是制定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审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出示审计执法证;在实施检查、询问或者现场登记保存等调查取证活动中,对全过程进行文字等记录;审计执法过程中形成取证单、底稿、报告等执法记录文书实行复核管理,确保审计执法过程合法合规、客观公正。三是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工作中,积极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法制审核程序,对审计事实、相关证据的充分适当、运用法律法规和处理处罚标准恰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恰当等进行审核,促使审计执法更规范。
二、存在的不足
2024年,县审计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审计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法治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确保审计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拓展宪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抓好新知识、新法规、新方法的集中学习,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适应审计工作新定位、新要求,提高审计执法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建设法治政府作出新的贡献。
石林彝族自治县审计局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