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102号提案答复的函
符锐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提升“文旅休闲网红打卡地、景观点”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石林彝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县域面积17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9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6.80%,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风情独具魅力,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被誉为“歌舞之乡”“摔跤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目前,全县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8项。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百个地质遗产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目前全县共有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条,国家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1个,云南省最美乡愁地3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县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近年来,石林县围绕重点景区景点、县城片区等打造了一批文旅休闲网红打卡地和景观点,但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够、特别不明显、小散乱等问题。
二、 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班长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专班,设立综合协调、产品策划运营、项目推进、宣传营销等四个工作组,抽调涉旅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实体化运行,完成了旅游资源六要素摸底调查、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业态布局概念性策划等工作,策划了一批乡村旅游线路。印发了《2024年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方案》,以开展全域旅游“825”工作思路为抓手,深入实施“51068”重点任务,促进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出台《2024年推进经济回稳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对餐饮、酒店、农特产品等市场主体给予扶持。
二是加强宣传营销方面。建全域旅游发展联盟,构建石林—宜良文化旅游产业链党建联合体,推出石林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与“阿诗玛游石林”平台同步开放,实现线上线下“双线”服务运营。充分运用“两微一抖一端”等新媒体矩阵,策划开展网络自媒体、视频直播等全民参与的网络活动,拍摄《石林十二时辰》等微视频以及《家在石林》乡村旅游宣传片,协助拍摄《家乡合伙人》影视作品,线上“种草”,线下引流,推动“追剧打卡”成为石林吸引游客的新方式,构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旅图鉴。2024年火把节期间,引进企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组织举办彩虹音乐嘉年华、“石林汤锅”宴等新兴文旅消费体验活动、组织公益性“牛王争霸”赛,在抖音等平台开展火把节主题短视频大赛等十大活动,围绕火把节历史文化背景,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增加游客体验感,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热“火”朝天过佳节。
三是加强规划引领。打造了县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双龙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东门坊夜市街区等打造了一批打卡点和体验项目。与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签订规划服务合同,整合石林县城、大小石林景区、乃古石林景区、杏林大观园景区、台创园、长湖景区、大叠水-巴江河、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乡村旅游重点村等亮点资源,从基础解读、市场分析、目标定位、产品业态、交通组织、宣传营销、基础设施及旅游要素配套等角度出发,联动宜良县统筹包装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打造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精品旅游线路典范。具体为:1条全域旅游黄金大环线,5条县域主题旅游线路,8条区域联动黄金旅游线路产品。2024年8月石林旅游尊享线,解锁全域新玩法” 首发仪式启动。
四是加强旅游培训。整合县人社局、县委党校、县总工会、石林管理局等资源,开展旅游服务行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拟于近期组织开展省外旅游专项培训班,学习省外先进经验,提高石林县网红打卡地、景观点打造质量。
三、 下步工作方向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好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作用,深入打造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通过不断完善旅游线路周边的旅游要素,高质量打造网红打卡地、景观点促进石林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是做好旅游“十五五”规划,根据县财政财力,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打造网红打卡地和景观点,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整合宣传资源,加大对石林旅游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到石林旅游。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张迎旭,0871-7796409)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