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2411-929162 主题分类: 公示公告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11-12 16:39
名 称: 石林县地名文化宣传之二云上人家矣美堵村
文号: 关键字:

石林县地名文化宣传之二云上人家矣美堵村

发布时间:2024-11-12 16:39 浏览次数:0
字号:[ ]

石林县地名文化宣传之二

云上人家矣美堵

矣美堵村,彝语地名,因昔日村后山崖有野猫洞,后演变为矣美堵而得名。属圭山镇和合村委会,海拔2035米,森林覆盖率90%。全村52户146人,有耕地483.13亩矣美堵村位于“三州四县”交界处,坐落于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腰,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红色资源、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云上人家,秘境彝青”的美称。矣美堵村立足自身优势,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将收归到村集体,统筹整合资金,建成云上人家客栈、游客服务中心、户外休憩区、景观小品、民族风情墙体彩绘等村集体经营设施并投入运营,形成“产权流转集体”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农户生计转型”,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202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石林县乡村旅游重点村、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020年1月,矣美堵村被列为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村,围绕乡村振兴总方针,探索实验了一条乡村旅游促乡村振兴之路,发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康养休闲、科普研学基地;围绕“云南人民闹革命,圭山打响第一枪”的革命历史,依托朱家壁墓、革命纪念碑、“一支人民的军队纪念广场”,打造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彝青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传统民宿、歌舞、服饰、习俗、餐饮等文化的挖掘,打造“云上人家秘境彝青”文化品牌。村集体收回闲置房屋7栋共289平方米、闲置宅基地12户2374平方米,建成可作为示范民宿客栈的专家工作站1个,培育农家乐3户,小超市1家,建成了占地50余亩的土鸡养殖场,一个种植示范基地,成立了由全体村民入股的村集体企业,为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还对村内5000余平米空地进行了绿化美化,并在村内关键点散布公鸡、酒缸、水牛、石磨、谷仓等10余处景观小品。

白云处有人家,彩虹当空抓落霞。初秋雨后的矣美堵,一尘不染,绿荫掩映,云雾清凉,山间缭绕,分外惬意。村民倚山建寨,房前屋后有百年老树和翠竹点缀,错落有致,风景格外别致,山体坡道很陡,每家的房子都像一个观景台,整齐排列且相互不遮挡。矣美堵村是圭山镇唯一一个彝族彝青支系聚居的村落,拥有渊源的历史和古老迷人的民族风情,彝青人能歌善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独特的语言、婚丧习俗、服饰彩绣、民间歌舞、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斗牛斗羊的传统风采让山外的人体验到古老文明的少数民族风情,近年来还组建了彝青文艺队,设计了矣美堵村logo、旗帜,实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

牧童酣睡石坊下,鸡犬徜徉林荫中。几家农家乐可以品尝当地原生态美食,从村子背后圭山上找的“树花”“树菇”等野生菜品,深受农家乐食客的欢迎。山高林茂,村舍俨然,鸡犬相闻,彩虹状布局的村落洁净,靓丽。老乡房前屋后都种了花和果树,美艳的鸡冠花正在盛开,山下绵延六百亩的苹果庄园已经迎来芬芳的苹果成熟季节,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开辟了一条农户增收的农旅、文旅结合的采摘体验旅游场所,给人以“人在山中望出景,身处林下似居家”的沉浸式感受。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