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2412-941193 主题分类: 2024年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9-22 17:17
名 称: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01号提案 答复的函
文号: 关键字: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001号提案 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9-22 17:17 浏览次数:17
字号:[ ]

王海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常态化管理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深入开展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陆续印发了《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石办通〔20237号)、《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石发〔20242号)等文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健全农村垃圾治理体系,抓好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居民垃圾分类环保意识提升、集镇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切实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成效,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办理情况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关于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常态化管理的提案》办理,将提案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强化组织统筹,制定《石林县垃圾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石林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一体化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细化目标和措施,将垃圾治理工作纳入乡镇(街道)考核评价体系。2024年以来,召开农村垃圾治理专题会6次,定期、不定期实地检查督导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形成了高位推进的工作态势。

(二)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一是实施石林县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一体化项目,组织专项调查小组,进行全方位成本核算,将全县垃圾处置分为城乡一体、镇村一体、边远农村三类区域,因地制宜细化生活垃圾处置标准。探索形成了3种垃圾收集转运模式,即大可乡的村集体组织+企业模式,板桥、长湖的村委会+企业模式,其余乡镇(街道)统一引入企业转运模式。既减轻了政府直接管理的负担,又调动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垃圾收运设施配置,提升乡镇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建有垃圾中转站8座(圭山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大可乡、石林街道、板桥街道各1座、县城2座),在各乡镇(街道)设置垃圾房(池)523个、勾臂式垃圾箱671个,提升垃圾收集、储运能力。三是强化清运基础设施配套,各乡镇均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收运车辆,其中:圭山镇有专业的环卫垃圾收运车5辆、长湖镇2辆、西街口镇8辆、大可乡5辆、鹿阜街道2辆、石林街道8辆、板桥街道2辆,保障各乡镇(街道)产生的生活垃圾能够及时转运。

(三)持续推进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

扩大供销合作社等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服务覆盖面,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合作融合,创新回收方式和业态,推进农村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易腐烂垃圾和煤渣灰土就地就近消纳。一是多措施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127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由各回收站点对收购区域内环境进行维护,各村委会对各地回收站点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乱堆乱放及污染环境等问题。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6万亩,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地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三是开展“互联网+回收”运营模式试点,推出上门回收便民服务,将城市社区物资回收模式引入农业废弃物回收行业,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点10个,累计回收农业废弃物30余吨。

(四)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垃圾处理费改革。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各村(社区)通过“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方式,参照《石林县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有关事项的批复》(石发改复〔20231号)明确收费标准,所收费用全部用于保障农村范围内垃圾收转运处、清扫保洁、热解站维护及村内公厕日常保洁等。二是强化资金使用监督。财政分类予以支持,筹措345.52万元用于2024年生活垃圾处置。三是逐步落实保洁员聘用制度。90个行政村聘用村庄保洁员630人,负责村庄清洁及公厕保洁工作。

2024年实施垃圾一体化治理项目以来,在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石林县初步搭建起了城乡垃圾一体化收集转运体系并投入运营,基本实现了村镇县垃圾一体化收集转运处理,阶段性成效显著。但垃圾治理设施配备不足、随意倾倒垃圾、垃圾进山入林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乡村垃圾治理工作进展缓慢,资金保障不足、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缓慢、垃圾分类治理氛围不浓厚等问题仍是制约人居环境提升的瓶颈。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县人民政府将切实发挥1号建议案办理小组协调指挥功能,不断深化工作举措,强化精准管控,以务实举措全力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为群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感谢您对石林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2024929

联系人及电话毕学林13888380831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