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预案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预案
为科学高效做好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石林县地震应急预案》、《昆明市卫生健康委重特大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和《石林彝族自治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组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体系
(一)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继斌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肖 云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杨丽华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朱灿斌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甘荭玲 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杨小林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 争 县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
普德学 县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
成 员:李云全 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
崔 婷 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副主任
金木岚 县卫生健康局党建工作负责人
张春明 县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科负责人
金 鑫 县卫生健康局医政药政和中医科负责人
李春明 县卫生健康局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负责人
黄立华 县卫生健康局法治和行政审批科负责人
赵抒宇 县卫生健康局人事和科教科负责人
刘 辉 县人民医院院长
姜 晓 县中医医院院长
梅品福 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徐靖平 石林天奇医院副院长
张树莲 鹿阜卫生院院长
王穆坤 石林卫生院院长
施 丽 板桥卫生院院长
孙丽娟 西街口镇卫生院院长
刘 艳 长湖镇卫生院院长
杨 刚 圭山镇卫生院院长
赵 阳 大可乡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负责县内地震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和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统筹协调县内外医疗卫生资源(专家、医疗卫生应急队、县外医院)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领导小组和各工作小组成员如遇工作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自行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二)前方工作组
组长:肖云、朱灿斌
组员:公共卫生科、医政药政和中医科相关人员
县级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负责人
抵达灾区的县内外卫生应急队负责人
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负责人
工作职责:在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协调灾区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下设综合联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4个工作小组。
1.综合联络小组
负责人:张春明(公共卫生科负责人)
成 员:公卫、医政、法规科等人员3名。
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对接联络前、后方工作组,做好会议、文件、信息、宣传、后勤等综合保障工作,外来医疗卫生救援力量的协调联络。
2.医疗救治小组
负责人:金鑫(医政药政和中医科负责人)
成 员:医政药政和中医科、县医院等人员3名。
组建灾区临时医院、医疗点,医疗救援队伍统筹安排,组织开展检伤分类、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救援工作,做好医疗救援信息统计,组织灾区及安置点巡回医疗。
3.卫生防疫小组
负责人: (县疾控中心主任)
成 员:县疾控中心人员3名。
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传染病防控、饮用水监测与消毒、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工作;统筹做好抗震救灾和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
4.心理援助小组
负责人:赵抒宇(局人事和科教科负责人)
成 员:局办公室、法治和行政审批科、人事和科教科等人员3名。
组织开展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统筹安排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协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三)后方工作组
组长:杨丽华、甘荭玲
成员:李云全、李映丽、崔婷、赵抒宇、张春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负责人。
工作职责: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后方协调支持前方工作组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后勤保障、恢复重建等6个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
负责人:李云全(局办公室主任)
成 员:办公室、人事和科教科、公共卫生科等人员3名。
工作职责:负责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管理,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与上级卫生健康委、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配合处理涉外相关事务;捐赠医疗卫生物资的对接;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医疗救治小组
负责人:刘辉(县人民医院院长)
成 员:医政药政和中医科、县人民医院等人员3名。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调配医疗力量开展救援工作;指定危重症伤员定点收治医院,制定伤员转送和异地救治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后方医疗机构开展伤员救治;保障伤病员临床用血需求;汇总医疗救治相关信息(伤情、病情、医疗投入力量等)。
3.卫生防疫小组
负责人:李争(县卫健综合监督执法局长)
成 员: 县卫健综合监督执法局、县疾病中心等人员2名。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调配疾控、卫生监督等队伍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配合前方工作组开展卫生防疫、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做好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4.宣传教育小组
负责人:崔婷(局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局办公室、人事和科教科人员2名。
工作职责: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对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宣传报道,开展健康教育和媒体沟通等工作;组织现场宣传报道,召开新闻发布会;收集医疗卫生救援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
5.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李映丽(局财务科负责人)
成 员:办公室、财务室、局项目办人员3名。
工作职责:负责卫生应急紧急救援急需设备、物资、药品的紧急采购和调配;协调前方工作组后勤保障。
6.恢复重建小组
负责人:普德学(县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
成 员:县计生协会、法治和行政审批科、人事和科教科等人员4名。
工作职责:汇总灾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受损情况;配合相关部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加固及恢复重建。
应急响应期,经领导小组同意,各科室牵头负责的工作小组,可从局直属单位抽调补充人员。
7.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小组
负责人:杨小林(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成 员: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人员
工作职责: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除害防病工作。积极向灾民捐款、捐物、受灾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督促相关部门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运垃圾等。
二、应急准备
(一)县级
县人民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分别组建10人的紧急医疗救援队、2辆救护车(A、B角管理每院20人),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出发;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组建20人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县疾控中心组建30人防疫队伍,综合监督执法局组建不低于15人的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应急救援队,接到指令后2小时内出发。
县级指定县人民医院、石林天奇医院为县级地震灾害重伤员定点救治医院,按照30床规模做好快速腾空方案,做好批量伤员收治准备;县妇幼保健院为后备救治医院,做好地震灾害批量伤员救治准备;县人民医院作为传染病救治医院,做好传染病收治准备;其他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县人民医院、石林天奇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按照在灾区现场快速先期建立2个医疗救治所(点)的要求,做好药品、器械等准备,确保接到命令后1小时内出发;县疾控中心先遣队10人并消杀药械、车辆随时做好出发准备,其他队员做好待命出发准备;其他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做好车辆、药品、器械等卫生应急准备工作,接到指令立即出发。
(二)乡镇(街道)卫生院
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组建5-10人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卫生防疫队伍,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出发;指定灾区所在卫生院首先作为伤员集中收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作为后备收治医院,医疗、疾控机构做好人员、药品、车辆、应急物资准备,确保队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及时修订完善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预案(或方案),优化指挥体系、规范处置流程、健全处置机制,定人定岗定责。定期组织卫生应急队伍开展实战化演练。各单位明确1名负责人和1名信息联络员,报县卫生健康局。
三、响应措施
(一)启动应急响应
1.接到地震信息后,局公卫科与灾害发生地卫生健康部门核实人员伤亡、医疗机构受损等相关情况,立即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报告。
2.根据局领导指示,及时对应启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响应(Ⅰ级、Ⅱ级响应)。
3.按照县政府要求,局分管领导和公卫科负责人迅速随县政府工作组赶赴指定地点集合出发。
4.局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迅速就位。
做好局主要领导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的准备工作。
(二)调派救援队伍赶赴灾区
1.根据县政府领导指示和地震现场医疗卫生救援需要,有序调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区。
2.协调争取支援投送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快速到达震中。
3.协调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保障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援助队伍同步优先到达震中。
4.科学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和卫生应急力量,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
(三)灾后医疗救治
1.根据救援需要,快速搭建临时医院和医疗点开展救援工作,快速评估现场医疗救治力量需求,向后方提出人员队伍、物资设备、临床用血等支援请求。
2.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整合现场医疗救治力量,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有序开展检伤分类、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和院内救治等救援工作,合理分流伤员,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和致残率。
3.指定后方医院腾出床位,开通绿色通道,做好伤员救治准备。
4.协调转运危重伤员到指定医院进行抢救。
5.组织开展灾区巡回医疗服务。
(四)灾后卫生防疫
1.组织开展灾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专项风险评估,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2.制定灾后卫生防疫方案,组织开展灾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工作。
3.整合现场卫生防疫力量,开展应急疫苗接种、环境消杀、垃圾无害化处理、饮水消毒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
(五)灾后心理援助
1.制定灾后心理援助方案,组织心理救援队对伤病员和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2.协调各部门和团体,组织专业志愿者,协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六)信息报告
震后3天内,救灾信息滚动报送,有重要情况及时上报。3天后,实行信息日报制度。
(七)灾区卫生健康部门应主动先期开展以下工作
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2.迅速派出卫生应急救援队,组织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收集受灾情况,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4.提出卫生应急支援需求。
5.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下达后,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工作。
四、响应结束
地震灾害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任务结束后,震区灾情、伤情、病情和疫情平稳,经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报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宣布终止卫生应急响应。在应急响应终止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进行抗震救灾工作总结,认真分析地震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中好的做法、困难和经验教训,并上报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五、工作保障
按照“自我保障、独立工作”的原则,首批进入震中的卫生应急队伍要以独立开展工作7天的标准进行自我保障。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后续保障工作由前、后方工作组协调配合开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1.县卫生健康局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2.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情况汇报参考提纲
附件1
石林县卫生健康局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序号 | 时间节点 | 处置动作 | 工作内容 | 衔接配合事项 |
1 | 震后第一时间 | 应急响应 | 1.核实和报告灾情信息,提出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建议,做好赴灾区准备。 2.局主要领导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安排卫生应急救援有关工作。 3.局分管领导带领科室负责人立即赶赴县政府指定集结地集结,前往灾区。 4.调遣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灾区。 | 1.与灾害发生地卫生院核实了解灾情;向局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报告灾情信息;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根据救援需求对接救援力量。 2.联系相关科室负责人做好赴灾区准备;为局领导和随行的科室负责人准备卫生应急装备,协调安排交通工具。 3.根据局领导指示,安排灾害发生地周边卫生院派出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公卫科、医政科、疾控中心、法治与行政审批科调遣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和卫生监督等队伍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明确派出单位、人员、队长、联络员、集结地、集结时间等。 4.及时了解赴灾区路况,协调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保障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入灾区。交通中断时,协调警航、通航等,优先投送紧急医学救援和卫生防疫队员。 5.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报送值班信息,报告地震伤亡和卫生应急响应情况,抄报局领导和相关科室。 6.财务科统筹协调,为灾区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7.办公室协调做好卫生应急救援涉外相关事务。 8.视情况向市卫生健康委请求调派卫生应急队伍支援。 |
2 | 赶赴灾区途中 | 信息沟通 | 1.与后方保持联系。 2.及时了解掌握灾情。 3.督促灾区卫生院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 1.及时跟进灾情,准备局领导赴灾区后工作汇报材料(参考提纲 见附件2)。 2.及时掌握各卫生应急救援队的行程位置,与各队长保持通讯 联络。 |
3 | 到达 灾区 第一 时间 | 组建 医疗 救治 和卫 生防 疫工 作平 台,视 察灾 情,评估公共卫生风险 | 1.在震区组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平台,开展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2.陪同市政府领导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 3.了解人员伤亡和救治情况及救援需求。 4.前后方保持联系,及时传达国家、省和市领导重要指示批示。 | 前方工作: 1.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组建多个医疗点,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有序开展检伤分类、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院内救治等救援工作,重症伤病员及时转送临近医院救治。 2.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在震区组建卫生防疫作业平台,组织专家开展灾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专项风险估,提出工作建议和措施。 后方工作: 1.收集灾情信息、救灾动态,编写抗震救灾工作信息。 2.后方工作组做好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的传达;收集整理撰写政务信息,做好信息编报等工作。 3.后方工作组关注抗震救灾工作动态,跟进救灾工作进展,加强媒体沟通联系,做好救灾宣传报道,协调指导灾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
4 | 深入 震中 查看 灾情 后 部 | 成立 现场 卫生 应急 救援 指挥
| 1.参加第一次前方指挥部会议,汇报卫生应急救援工作进展; 2.成立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召开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第一次会议。 3.组织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全力救治伤病员,做好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卫生监督、健康教等 工作。 | 1.综合协调:做好综合协调、上传下达、会议准备等工作,落实卫生应急救援各工作组联络人员。 2.医疗救治:有序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针对伤病员情况,提出队伍增援建议。派出医疗分队到震区临时安置点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后方医院有序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县人民医院、天奇医院按30床规模,根据快速腾空方案,做好批量危重伤员接收准备。 3.卫生防疫:组织开展灾区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报告、处置工作;开展应急疫苗接种服务、灾区环境消杀、垃圾无害化处理、饮水消毒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开展现场卫生执法监督,防止地震灾害造成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4.心理援助:对地震灾害受影响人群开展心理异常筛查,重点关注伤病员、死难家属、救援人员,对心理异常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5.信息宣传:做好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信息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卫生应急救援队员先进事迹。 6.健康教育:到灾区临时安置点发放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宣传手册、宣传画等,组织人员开展入户宣传。 |
5 | 第一 次前 方指 挥部 会议 后 | 前方 第一 次新 闻发 布会 | 按照县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的要求,参加前方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 有关科室准备新闻发布会有关材料。
|
6 | 市级 工作 组到 达后 | 抗震 救灾 汇报 会和 前方 指挥 部工 作部 署会 | 向前方指挥部汇报震情灾情和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工作方案)。 | 准备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和汇报材料。
|
7 | 到达 灾区 后第 2天 | 检查 指导、 看望 慰问 | 1.深入一线指导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看望救援队伍和伤病员。 2.查看集中安置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情况。 3.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协调解决抗震救灾突出问题。 | 1.各卫生应急救援队:按照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向现场指挥部提出需解决的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 2.检查指导、看望伤病员、查看安置点工作情况,各工作组汇报进展情况。 3.编报工作信息。 |
8 | 到达 灾区 后第 2天 | 第二 次前 方指 挥部 会议 | 1.参加第二次前方指挥部会议。 2.召开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会议,研究部署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 1.准备局领导汇报材料,筹备召开卫生应急救现场指挥部会议,编报会议纪要和工作信息。 2.各工作组汇报工作进展。 |
9 | 到达 灾区 后第 3天 | 检查 指导、 看望 慰问 | 1.检查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情况,看望一线救援队伍和伤病员。 2.适时调整救援方案和救援力量配置部署。 3.适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协调解决抗震救灾突出问题。 | 1.各工作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2.组织专家研究调整救援方案,解决抗震救灾中的突出问题。 3.制发现场办公会会议纪要,编报工作信息。
|
10 | 到达 灾区 后第 4天 后 | 督查 落实、 部署 工作 | 1.检查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2.适时召开现场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会议,传达上级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安排部署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 1.各工作组实地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重点关注人员伤亡救治、重大疫情处置、救灾队伍分布等情况。 2.综合协调组负责安排行程,协调筹备会议,制发会议纪要。 3.及时紧跟工作进展,办公室做好工作信息编报工作。 4.联系媒体按要求做好宣传报道。 |
11 | 适时 开展 | 灾后 医疗 卫生 机构 受损 评估 及恢 复重 建 | 根据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部署,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受损评估和恢复重建工作。 | 恢复重建工作,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受损评估。
|
12 | 适时 开展 | 分步 组织 撤离 灾区 | 1.计划7天后,协调外援及上级医疗救援力量撤出。 2.计划10天后,组织社会力量撤出。 3.计划20天后,组织乡镇(街道)外卫生应急 救援队撤出,指挥部部分人员撤出。 4.计划50天后,组织全部卫生应急救援力量撤出。 | 1.协调外援及上级医疗救援力量撤离事宜。 2.协调组织乡镇(街道)外卫生应急救援队撤离工作。
|
13 | 适时 开展 | 工作 总结 | 参加县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总结会议。 | 准备工作总结材料。 |
附件2
地震灾害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汇报参考提纲
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组
指挥长同志:
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组工作汇报如下:
XX月 XX日 XX时XX分,县卫生健康局接县抗震救灾指
挥部通报后,立即启动卫生应急救援Ⅰ/Ⅱ级响应。XX时XX分
要求第一时间就近派出县级医疗队立即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命令我县XX支县级医疗队紧急集结,立即出发赶赴灾区;同时要求XX、XX、XX等乡镇(街道)卫生应急队伍最快速度赶往灾区参与救援。
为统筹指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局立即组建了前方
和后方两个工作组,前方工作组在前方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
作,共设4个小组,后方工作组负责协调安排接收伤员救治医院
和第二、三批医疗队。第一支医疗队于XX时XX分抵达灾区开
展工作;截至XX时,已有XX支医疗救援队共XX名队员抵达
灾区开展救援,已现场救治伤员 XX人,其中危重伤XX人、重
伤XX人、轻伤XX人,已开展手术XX台次,清创XX人次,
转送XX医院XX人。县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已在XX乡(镇)搭
建了帐篷移动医院,移动防疫中心已建立工作平台,正全面开展
灾区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县人民医院、天奇医院2家医院已做好接收重伤员准备;省级和市级第二批医疗队XX支共XX人正在赶赴灾区救援途中。
后方工作组已将灾区初步灾情报告市卫生健康委,XX、XX、
XX州(市)XX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已按市卫生健康委要求
集结待命,紧急驰援我县。
目前有两项紧急工作请求指挥部协调支持:1.直升机转运
XX名危重伤员至XX医院抢救;2.为后续医疗防疫队提供交通
保障、优先通行。
报告完毕。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
2024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