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17号提案答复的函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石林斗牛品牌,助推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为做好办理工作,县文旅局专门成立了提案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主要领导,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通过调研和面商,结合实际情况,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斗牛历史悠久,有上百年的历史。斗牛活动沿袭至今,并成为石林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斗牛产业,推进斗牛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石林县委县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成立石林县斗牛协会,加强对斗牛赛事活动的管理。持续打造火把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助推斗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旅游的需求,推动了石林经济社会发展。

“斗牛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斗牛习俗”于2005年7月6日被列入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政发〔2005〕8号);2005年12月,口传文学《斗牛的来历》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复〔2005〕57号)批准,被列为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石林县发斗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斗牛的来历》、民俗:石林斗牛习俗两个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良好有续,目前并没有处于濒危状态,省市专家不建议往上逐级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

二、打造石林斗牛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

振兴斗牛文化产业列入《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县文化和旅游局在组织专家撰写《规划》时,针对石林缺乏“斗牛”交易市场,缺乏斗牛文化的发展平台,阻碍了石林县“训牛”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引进相关企业建设现代化的斗牛场,在新型斗牛场附近,开辟一片斗牛文化交易市场,并将其建成中国最大的“斗牛”及其文化交易市场,提升石林“训牛”文化的产业产值进行规范化市场运作,进一步繁荣振兴斗牛文化产业。

(二)将石林斗牛列入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大文化旅游宣传活动”。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51068”重点工作任务,丰富石林文旅产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在全域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共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办公室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大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实施方案》,通过重点打造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石林长湖露营、石林彝族密枝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石林苹果、石林斗牛、石林血桃、石林人参果、石林枇杷等十大重点文化旅游宣传活动,繁荣民间文化,丰富石林文化旅游产品,扩大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明确石林斗牛文化旅游宣传活动要深入挖掘、研究石林斗牛文化,培养斗牛经营管理和赛事运作人才,加强斗牛赛事活动指导和监管,加大斗牛活动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 力和参与度,做大做强石林斗牛品牌。

     今年,县委办把《石林斗牛文化研究及市场现状分析》列入2023年度科学发展咨询研究课题。县文化和旅游局明确了领导责任人和工作专班,并开展了专项调研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究石林斗牛文化工作力度,研判斗牛市场,做大做强石林斗牛品牌,振兴斗牛文化产业。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侯志纹  0871-67799880

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914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