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233号提案 答复的函

龙志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内容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农药化肥过量施用、畜禽养殖粪便直排、水产养殖饵料过量投放、农业废弃物随意处置情况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瓶颈。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环保意识,正确引导群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

2.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安排,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务实可用,便于操作的考核体系。

3.整合监管、执法力量,推动多部门联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推动行业执法与司法相衔接,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办理情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投入品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所产生的氮、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在降雨和地形的共同驱动下,以地表、地下径流和土壤侵蚀为载体,在土壤中过量累积或进入受纳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我局积极开展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攻坚战,确保农产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局先后制定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专项攻坚战》《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方案,加强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养殖污染防治等为重点,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减污降碳和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1.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全县162户农药经营店定期不定期开展经营市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2023年一季度出动执法人员134人次,发放宣传材料720份,办理匿名举报件4件,发现整改一般问题26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件,通过严查严处农药、肥料生产销售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经营服务行为,切实解决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维护广大种植户合法权益,确保农资市场稳定和农业生产安全。

2.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一是提升和完善病虫害测报体系,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性诱监测仪7套,安装太阳能紫光杀虫灯183台、性诱剂1500套;二是每年释放赤眼蜂防控1万亩次、推广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7.5万亩、果实套袋2000万余个、粘虫板20万张,有效减少农药用量;三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施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小麦一喷三防防治、生物农药苏云菌防治玉米害虫等技术推广,每年完成绿色防控技术41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74万亩次。今年目前开展了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小麦2439亩,油菜蚜虫统防统治6000亩;四是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及培训,今年共开展科学用药、病虫害防治培训3期2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0份,我县农药利用率达43%。

3.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一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粮食标准化示范基地,近年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0.3万亩、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8个、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取地样109个点今年计划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00亩、水稻旱栽5200亩;开展耕地土壤培肥9630亩,建设玉米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基地17000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18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保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以上。目前完成小春绿肥种植10.5万亩、蚕豆2万亩、豌豆4.7万亩;二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2023年计划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4期200人;三是积极创建了“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766850亩。我县化肥利用率达43%。

(三)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业白色污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2020第4号),2020年联合发改、工信、生态环境、财政、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2021年联合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4部门制定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年制定了《石林县2022年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进一步促进农膜及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2022年石林县列入了地膜回收利用项目试点县,到位中央补助资金180万元,开展人参果地膜回收工作,完成6万亩的回收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今年印制地膜回收利用宣传册30000份、横幅100条、布袋10000个,在“石林三农”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地膜回收利用倡仪书1期。2023确保石林县地膜回收率85%以上

(四)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印发了《石林县“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3年秸秆资源化利用及秸秆禁烧工作任务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今年发放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宣传册5000份、横幅50条、布袋10000个,在“石林三农”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农作物秸秆禁烧倡仪书1期,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从对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思想认识;三是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2021年、2022年共争取到位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中央资金800万元,开展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利用工作,2021年完成油菜秸秆机收粉碎还田468亩,水稻机收秸秆粉碎还田1530亩2个秸秆饲料化基地完成青贮窖新建和改扩建,购置铡草机2台,已收储青饲料6060吨;3个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2298吨;购置3秸秆粉碎1肥料化发酵2022年建设秸秆综合处理点1个、秸秆粉碎还田1000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500亩等。2023年确保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五)深入开展珠江禁渔工作,保护县域水生态环境。按照《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昆明市珠江流域2023年禁渔期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珠江禁渔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执法巡查,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重点水产品养殖场(户)41户次,发现一般问题整改14个,开展巴江河巡查80余次,说服、教育、警告、劝阻捕捞人员54人次,收缴违法违规捕捞地笼55张约450米,虾笼11只,并现场当众进行焚烧销毁。开展宣传活动,印发了宣传资料5960份,张贴《珠江禁渔期制度通告》20份、张贴宣传标语63条,悬挂宣传横幅10幅。

(六)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有效控制畜禽粪污全面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了石林县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制定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方案》(石政办发〔202120号)《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试行)》(石政规〔20222号)《石林彝族自治县规模化养殖生态环境三年达标行动专项整治方案》(石政办发〔2022〕98号)等办法和方案。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组织实施了畜牧业生产发展、农村牲畜养殖圈舍改造、奶业振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目前全县共建成规模养殖场457家,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7.65%,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散养户粪污综合利用率92%。

三、下步打算

(一)切实抓好养殖业污染防治。认真贯彻落实《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试行),大力整顿养殖行业,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畜禽集中圈养率和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加快现有规模养殖场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鼓励养殖场(户)建设粪污池,粪污通过发酵用于农业施肥或灌溉,实现“变粪为宝”生态循环利用。

(二)继续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绿色防控技术。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依法查处违规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三)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鼓励农民使用厚度大于0.01mm地膜或可降解地膜,确保地膜能够有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控制地膜污染。鼓励引导地膜加工企业在乡镇(街道)建立回收网点,统一回收加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采取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腐熟堆沤还田、宽行作物行间铺草、过腹还田、生物质能源开发、生物质燃料利用等方式推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促进秸秆禁烧。实施“粮改饲”项目,推广秸秆栽培食用菌,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五)深入开展珠江禁渔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曝光典型案例,扩大珠江禁渔的知晓率和影响率。加强执法巡查力度,强化对禁渔水域的监督管理,努力做到“江中无渔船,水中无渔具”。开展对养殖场(户)的督查指导切实提高养殖场(户)的遵法守法意识。

(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推广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措施,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陈欧保  0871-67796879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3515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