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202号提案答复的函
黄志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品牌授权管理、规范交易市场,推动石林人参果向产业链、品牌化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林人参果经过近27年的发展,在高海拔冷凉石漠化山坡地上取得较好效益,成为石林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至2022年,全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6.9万亩,总产量30.08万吨,总产值16.66亿元,西街口镇是石林人参果产业的核心区,2022年种植面积10.19万亩,产量18.6万吨,产值11.53亿元。石林人参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是昆明市“一县一业”示范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是云南名牌农产品,连续两年被亚洲果蔬产业展览会组委会授予“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称号。
石林人参果辐射泸西、师宗、弥勒、陆良、宜良等市县,带动省内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秋冬人参果种植,西街口镇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商品人参果种植基地、集散地、销售中心和人参果优质种苗繁育中心。全县人参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有68家,绿色食品认证6个,市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示范社4个,建成人参果产业园区1个集果品分选、包装、储藏、物流一体,人参果大型交易集散地4个,有果品分选线12条,分选包装车间40余个。石林人参果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存在产品交易混乱、品控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影响了“石林人参果”品牌形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品牌打造。2018年石林人参果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授权40家企业使用标志。全县有“齿艿”“路花”“天地”“宜奈果”“彝伙人”“石果记”“火山岩”7件商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合作社)6个。石林人参果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齿艿”牌人参果获昆明市“十大名优农产品”,被授予“2020-2021 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100 强”称号,人参果种植核心区西街口镇荣获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2022年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石林人参果列入“绿色云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2023年,昆明市地方标志《人参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颁布。通过品牌打造提高了石林人参果品牌知名度,连续 8年成功举办“中国石林人参果文化旅游节”,在《每日农经》《生财有道》《农产来了》等栏目播出人参果专题节目,在北京、上海举办人参果新闻发布会、推介会和品牌发布会,石林人参果的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得到不断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为石林县“一县一业”发展推波助澜云南名牌农产品,连续两年被亚洲果蔬产业展览会组委会授予“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称号。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022年22家 “三品一标” 企业纳入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进行监管。完成水果129批次农残定量检测工作,完成速测1668批次,完成46批次人参果专项监测,完成50批次种植类农产品监督抽检。
(三)争取项目扶持人参果产业发展。近三年来先后争取到昆明市人参果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石林人参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等项目资金1212万元,用于优质种苗扩繁基地更新改造、品牌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增强了优质组培种苗的供应能力,购置了分拣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果品采后处置能力。
(四)制定人参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4月28日,县人民政府发布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人参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石政办发〔2023〕28号),明确了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重点工程,详细规划了人参果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包括人参果集中交易、配套仓储物流设施设备、建好智能化自动分选流水线、拓展人参果精深加工领域和打造营销中心。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按照《石林彝族自治县人参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将人参果产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提质量、补短板上来,补齐集中交易、仓储物流、自动分选流水线、精深加工领域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引进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按标准化要求完善设施设备建设,解决好人参果采后处理规模小、分散杂乱的局面。三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支持,整合资金,完善人参果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人参果产业健康发展。四是继续打造石林人参果区域公用品牌和绿色食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探索品牌管理的新方法,实现品牌价值不规则提升。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黄兴龙 67792396)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