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88号提案答复的函

普立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产业+专业合作社+帮扶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县人大代表建议和县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石办通〔2023〕19号)要求,我单位成立了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调研。

目前全县脱贫户、监测户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对象582人、特困供养对象11人、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对象191人。2023年上半年共新增识别监测对象3户7人,全县监测对象累计130户36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2户63人、边缘易致贫户65户17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3户126人)。全县风险消除共计11户34人(脱贫不稳定户4户16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10人)。排查出整户无劳动能力且享受A类低保人员4户5人。

近年来,石林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围绕人参果区域公共品牌创建,突出区域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形成了西街口人参果、大可枇杷、圭山苹果、石林街道辣椒、板桥血桃5个“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乡镇(街道),30余个“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村。2023年人参果种植面积17万亩,种植规模20亩以上的农户有1600户,10亩以上有6000户,种植面积2至5亩,从业农户1500余户,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 2868 户,其中收入最高为65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全县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户,2023年2季度带动农户数25901户,农民工工资总额4457万元,订单带动农户17234户,带动农户增收16198万元。

石林县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3个,家庭农场304个。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意愿的脱贫户992户,3213人,绑定992户,3213人,参与带动脱贫户的17个企业绑定31个合作社,共建基地82个,带动合作社盈利2068万元,合作社经营销售额度为26370.1万元,盈余911万元,农户绑定合作社后获得的订单收入4397.40万元。流转土地面积14975亩,土地流转租金182万元,务工收入346.61万元,合作社入股分红144万元,吸纳低收入就业人数1390人。

截止目前,2023年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974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项目。择优选择在石林街道、圭山镇“自然条件好、产业发展基础好、村干部能力强、监测对象和脱贫户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村”中的2个自然村,实施庭院经济示范户10户,每户补助衔接资金3万元,共30万元;全面推进“春城惠民保”。组织七个乡镇(街道)积极宣传鼓励脱贫人口、低收入群体购买“春城惠民保”,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其大病刚性支出负担。2023年低收入人群“春城惠民保”目标150人,实际完成200人参保,为抵御困难群体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因素提供有力保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未贫要防”的决策部署,为全县范围内脱贫户1262户、监测户200户(监测户明细清单以每月县乡村振兴局核查确定的清单为准),共1462户。投入专项募捐资金235676.78元,购买防贫保险,针对因病、因灾、因学和其他原因导致或有可能导致的致贫返贫,县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按照防贫保险协议约定的补偿标准经县乡村振兴局审核通过给付防贫保险金。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梅爱冰  0871-67796000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3914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