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224号提案 答复的函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次会议112224提案

答复的函

张宏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石林县卫健局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统筹,合理搭建组织架构。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县长、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宣传部长、县委办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以及15家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医共体建设;成立以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16家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成立了以县卫生健康局局长为组长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前期准备工作。

(二)精心研究,制定出台县级方案。制定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县委办〔202239号),并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制定印发了《石林县紧密型医共体章程》《石林县紧密型医共体理事会章程》《石林县紧密型医共体监事会章程》(石医管会〔20221号)。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政府办医责任清单》《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石医管会〔20231号)。

(三)超前谋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制度建设为切入,草拟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统一财务管理的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统一人事制度改革的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统一薪酬制度改革的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统一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区域中心建设及管理的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关于医共体统一医疗业务管理的方案》等14个规范性文件。现阶段正在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待完成后即可组织实施。

(四)信息先行,力争实现互联互通。经前期与企业洽谈、外出考察、组织专家座谈等方式,初步确定建设模式为三种:各成员单位全部统筹新建;在协同医院原有信息化基础上升级改造并延伸至牵头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在牵头医院原有信息化基础上升级改造并延伸至各协同医院和成员单位。计划将采用第三种信息化模式建设,即在牵头医院基础上升级改造并延伸至各协同医院和成员单位。建设主要内容为: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区域化共建系统、基层医疗信息化、县级医院信息化、总院智慧医院建设,共计5大类16大系统110个子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即安全防护31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支付方式为3年分期付款,资金来源为县财政补助、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支付结余资金和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自筹等。现已初步确定以石林卫生院为试点,与县人民医院实行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现影像、检验等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试点工作计划7月初可完成。

二、存在问题

(一)医疗资源整合方面。全县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78个。其中,综合监督执法机构1个、县级公立医疗机构2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93个、民营医院6个、个体诊所67家。将全县公立医疗资源整合为一体,涉及县、乡、村三级,需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与推动,仅凭县卫生健康局的力量难以实现整合。

(二)体制机制方面。成立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县卫生健康局,但在整体协作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编制管理层面,没有组建医共体的相关法人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善未研究人员柔性流动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财务管理方面,未明确财政具体的投入措施。存在拨付方式、人员身份等方面的壁垒,县人民医院为定补方式、县中医医院为差额补款方式,其余医疗机构为全额拨款方式。人员在医共体内流动的体制机制未形成。

(三)服务能力方面。县人民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已封顶、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中医医院搬迁新建项目已顺利实施。县人民医院荣获国家千县工程,五大中心建设顺利通过验收、第二阶段提质达标创建通过;县妇幼保健院二甲甲等创建成功、县中医医院省级能力达标通过、石林、板桥、圭山、长湖卫生院提质达标均顺利通过验收。县级牵头医院、协同医疗机构和乡镇(街道)卫生院在各自领域内的服务能力均明显提升,但不能形成整体合力。

(四)信息化联通方面。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全县各医疗机构实现院内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县级各医疗机构推进诊间支付模式。完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健康、食品安全、血液管理、综合监督、卫生应急决策等在内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各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公共卫生信息无缝对接。但3家县级公立医院和7家乡镇(街道)卫生院使用的院内信息系统均为不同公司开发,未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县卫生健康局正积极稳妥推进县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前后已同10余家企业进行洽谈,但最低3000万元的投入让信息化的互联互通难以实施。

三、下步措施

(一)科学规划和设计,全面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细化医共体建设方案内容,明确医疗资源配置、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医共体内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包括医共体理事会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专业委员会等,以及医共体成员之间的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制定医共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以确保医共体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对医共体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医共体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医共体的发展和壮大。

(二)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强化医共体内外部的沟通协作。完善领导小组和委员会协调议事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和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沟通各自的工作进展和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了解各单位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医共体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也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共同开展培训等方式,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创新。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制定资金投入计划,加大对基建项目、医疗设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吸引和培养专业的医疗人员;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为医共体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加强社会参与,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四)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县域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县域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县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建设和更新,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立县域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监控和防护,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建立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李圆伟   0871-67796697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2023615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