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挑选夏令营,避免花冤枉钱
理性挑选夏令营,避免花冤枉钱
每到暑期,夏令营纷纷登场,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不少家长犯了难。石林彝族自治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委会提醒各位家长和学生:选择夏令营时要认准机构资质,注意合同规范,同时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避免花冤枉钱。
提示1:选择资质齐全的机构
市面上的夏令营种类五花八门,类型主要分为军事训练、野外生存拓展、社会实践、亲子营等,价格从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从6月开始,各类夏令营项目就在旅游销售平台上抢占C位,成为当下消费热点。石林县保消委就此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查看主办方资质,选择正规的、资质齐全的夏令营活动经营机构,要了解经营机构是以什么形式组织夏令营活动。
石林县保消委特别提醒,以旅游形式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要具备经营旅游业务资质。遇到微信群、户外群、车友群、亲子群、夏令营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以校外培训机构形式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要具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的经营资质,如体育夏令营涉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要查看经营机构证照信息。
提示2:警惕变相提高总费用
目前,市场上一些夏令营存在费用不透明、行程缩水的问题,打着“未包含费用”的擦边球,在低廉价格基础上,通过各种名义增加费用,以此变相提高总费用,消费者要注意收费价格陷阱和预付式消费。
石林县保消委特别提醒消费者要警惕活动内容与收费价格不相符的情况,项目收费过高或过低都要留心,在报名前应该明确消费内容与金额。同时消费者在面对培训类夏令营预付式消费时要谨慎对待,不要跟风购买“大礼包”。如支付费用超过5000元,要优先选择采取预付费存管的经营机构,降低消费风险。
提示3:注意安全,及时留存相关票据
家长选择夏令营时一定要把孩子的身心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理性消费。同时,要及时索要发票或其他缴费凭证,留存合同、单据、聊天截图、宣传海报截图和视频等。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12345热线进行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