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体函〔2021〕35号 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020年第35号提案跟踪办理答复的函
李翠英委员:
您于2020年提出的《关于建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促进石林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交由我局跟踪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石林,具备开展足球运动的条件。2016年,石林县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目前,在校园足球运动引领下,依托石林县独特的区位、气候、人文、交通、旅游优势,加上良好的足球设施,吸引了一批省、市成年人、青少年足球比赛和训练,为石林发展带来了人气,一定程度助推了旅游转型升级,但石林可吸引更多的省内外足球赛事、训练以带动旅游转型升级的潜在优势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二、办理推进情况
近年来,石林县以创建特色体育休闲产业区为抓手,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培育特色运动休闲和体育创意文化娱乐新兴业态,积极引进品牌体育赛事,做大做强“石林彝族斗牛”品牌产业,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斗牛城、文体中心等一批项目,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互动发展,促使各级各类体育市场充分发育,逐步建成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产业体系,利用我县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支持石林圭山印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摔跤、斗牛等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借助承办昆明市第六届运动会、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契机建设了综合训练馆、县民族中学体育馆,与现有的体育馆配套使用,对县民族体育场、县鹿阜中学田径场等体育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截止2019年12月31日石林县体育场地面积54.20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4平方米,全县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达80%。历年来,积极争取举办了“格兰芬多”自行车节、青春之路越野跑、“中国石林原野射箭公开赛”、“七彩云南大众篮球争霸赛事”、“云南省青少年航空、建筑模型大赛”、“云南省校园羽毛球积分赛”、“2020年石林人参果杯全国竞走大奖赛”等各类体育赛事,通过赛事的举办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追求,用赛事推动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截止2021年,我县中小学足球场地建设数量19块,其中标准11制足球场地9块(石林县一中、民族中学、鹿阜中学、巴江中学、路美邑中学、石林中学、板桥中学、大可中心学校、职业高级中学1块待重修建),7人制(含5人制)足球场地10块(民族小学、鹿阜小学、紫玉小学、阿乌完小、西街口小学、长湖小学、圭山小学、蝴蝶完小、路美邑小学、巴江小学1块在修建中);社会足球场地17块,其中标准11人制足球场地2块(民族体育场、石林融奥经贸有限公司足球场),7人制(含5人制)足球场地15块(民族体育场、万家欢一号、二号球场、杏林大观园一至四号球场、台湾农民创业园智和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一至八号球场)。2016年-2021年,我县承办的省市级赛事超过10余次,包括“昆明市中小学生奋进杯足球赛”、“昆明市小学生足球最佳阵容挑战赛”“市六运会足球比赛”等;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挂牌18所,校园足球联赛已经成功举办4届;同时大力推进专业足球教练的培养,E级教练员超过100余人,D级教练40余人,C级教练2人,国家推广委派外籍教练9人。
三、下步工作方向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四轮驱动’,即运动的人、流动的赛事、生机勃勃的线下场景、周边衍生的体育消费。县教育体育局局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精神,坚持以筹建“职业训练、青训体系、运动休闲、会议培训、康复理疗、运动科学”为主题的体育城,打造“国际一流、亚洲领先、国内顶级”足球训练基地为努力方向,加强项目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探索和推进体育、旅游、文化、康健为一体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 感谢您对教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石林彝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
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