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农函33号,第24号提案,关于借助民营企业力量,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4号提案答复
的函
彭晓梅委员:
您提出的《借助民营企业力量,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石林县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通过内培外引,已引进广东温氏集团、中种集团、神农集团、新希望集团、双汇、锦苑花卉等国家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了石林温氏、昆明双汇、石林禾泽、锦苑花卉等省级龙头企业。目前我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户(以下简称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户。2020年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龙头企业11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数量20个;带动农户41297户,增收23973万元;带动就业330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63人),发放工资12101万元。我县石林甜柿、石林人参果、圭山山羊、石林乳饼4个产品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大可枇杷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林人参果经过20多年培育发展,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10万亩,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石林人参果被授予“2020年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称号。圭山山羊列为传统畜禽山羊地方品种、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牌。同时形成了石哑口村的油桃、阿着底的苹果、芭茅的大蒜、铺兵的葡萄、山头上村的辣椒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促进了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
人参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结合石林旅游,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综合手段宣传推广石林人参果。2012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每日农经》栏目播出了以石林人参果为主题的《好吃又赚钱的人参果》,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生财有道》栏目也播出了石林人参果专题节目。2015年1月13日,CCTV-17播出了《长成人形人参果一年四季卖》。2019年11月14日CCTV-17播出了《人参果营养保健水果》。2020年4月6日,CCTV-17播出了《拯救大山里的人参果》。2020年8月28日,CCTV-17播出了《石林人参果“仙果”有多鲜》。2020年09月19日,CCTV-17农业气象专题报道了《云南石林人参果采收忙》。2018年2月10日云南卫视播出了《点石成果点果成金-探访中国人参果之乡》。2015年至2018年,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石林人参果文化旅游节”。2017-2018年,石林县连续举办“人参果杯”足球邀请赛。2018-219年连续2年举办了中国石林人参果杯杨梅山自行车赛,2020年1月举办了首届石林“人参果杯”全国竞走大奖。2015年 7月,在昆明航空杂志上刊登了“石林喀斯特地貌上的抗癌圣果—石林人参果”(2015年7月号,封底)。组织拍摄微电影《大话西游之人参果》,利用“掌上春城”微信平台宣传人参果,昆明电视台第二套《大口马牙》栏目和第三套《农产来了》栏目也多次宣传西街口人参果。2016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石林人参果产业发展论坛暨和平人参果新闻发布会”,向驻京的新闻媒体宣传推广石林人参果。2017年9月19日,在北京举办“石林县人民政府人参果北京推介会”。经过以上宣传营销措施,石林人参果的市场认知度越来越高,产品销售开始从本地拓展到全国,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石林,源源不断的向全国各地贩运,通过电商、微商等新型网络销售平台,石林人参果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大中城市。
今后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人参果、辣椒、苹果、枇杷、花卉、生猪、圭山山羊等特色种养殖业,打造西街口人参果、石林街道辣椒、圭山苹果及大可乡枇杷四个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探索“企业 农户、合作社 农户、企业 基地 农户、企业 合作社 农户”乡村产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行“特色产品 合作社 电商服务商 电商平台”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彝族第一村、糯黑村、阿着底村等特色村寨开发,推进一批地质文化村建设,打造省级旅游名村、名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多村一股、一村多股、村组共股”等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加快矣美堵村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
感谢您对石林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