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2110-449529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10-21 14:49
名 称: 农函31号,第22号建议,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文号: 关键字:

农函31号,第22号建议,促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10-21 14:49 浏览次数:225
字号:[ ]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22提案

答复的函

杨红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产型农业向服务型农业转型,促进石林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林人参果经过20多年培育发展,2020年全县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10万亩,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石林人参果被授予“2020年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称号。圭山山羊列为传统畜禽山羊地方品种、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牌。同时形成了西街口镇的人参果、石哑口村的油桃、阿着底的苹果、芭茅的大蒜、铺兵的葡萄、山头上村的辣椒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18年西街口镇(人参果)、2019年西街口镇新木凹村(人参果)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我县依靠石林风景名胜区和阿诗玛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要平台,结合石林县特色农产品,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培育石林县农业旅游产品,促进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201512月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20199月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目前已经形成农业、旅游和文化结合的村有阿着底村、糯黑村和矣美堵村,2020年已经争取500万元资金结合圭山森林公园、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将重点打造矣美堵村。

石林县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石贫领发20183号)。文件明确把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挖掘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积极融入农家乐、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业态。引导县城附近、景区周边的贫困村、贫困户开发地方特色的乡村发展,实现“游、购、娱、吃、住、行”多环节获利增收。”纳入了重点脱贫产业进行扶持。

以石林景区为依托,围绕昆曲绿色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石林景区、台创园区、乃古石林观光度假三角旅游带。在昆石高速、昆河高速、西石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沿线,积极推进杏林大观园、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石林锦苑都市农庄等都市农庄建设,把石林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石林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的精品农业庄园。通过建设都市农庄,促进旅游、人文和农业融合形成休闲观光农业,以农庄带产业,以产业带旅游,以旅游促增收的石林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初步形成。

今后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人参果、辣椒、苹果、枇杷、花卉、生猪、圭山山羊等特色种养殖业,打造西街口人参果、石林街道辣椒、圭山苹果及大可乡枇杷四个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探索“企业 农户、合作社 农户、企业 基地 农户、企业 合作社 农户”乡村产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行“特色产品 合作社 电商服务商 电商平台”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彝族第一村、糯黑村、阿着底村等特色村寨开发,推进一批地质文化村建设,打造省级旅游名村、名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加快矣美堵村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

感谢您对石林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110月9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