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近年来,石林县聚焦增量、存量、质量“三量”,加大政策扶持,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千方百计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一、大胆“放”,做大市场主体增量。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稳定创业预期。一是大力降门槛力争“好进来”。对涉及审批事项的12个指标,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政府采购、纳税、招标投标、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持续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大力压时限力争“进得快”。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能快则快”的原则,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完善企业开办“申请一受理一审核一归档”全程电子化办理模式,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和住房公积金缴存等全流程线上“一表填报”申请。全县企业开办各环节全流程实现“网上办”,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设立登记压缩至4小时以内。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支持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快速退出市场。自2020年9月14日起,新开办企业公章刻制“政府买单、企业免单”。2021年至今新设立企业292户,通过全程电子化设立204户,均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按时办结率100%。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9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70个工作日。三是大力优服务力争“办得好”。全力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截至5月30日,县本级121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927项,其中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487项(部门窗口进驻136项,工程建设项目窗口进驻51项,综合合服务窗口进驻301项),政务服务分中心进驻445项,网上可办率达97.12%,全程网办率达94.34%,一窗通办率达80%以上,一窗分类受理率达78.8%,持续推进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专区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向8小时外延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严格“管”,提升市场主体质量。
探索构建“宽进严管”机制,着力管出公平和质量,全县市场秩序稳中向好。一是重点领域管得紧。加强疫苗监管,实现全程可追溯,有效保障疫苗质量和流向安全。二是事中事后管到位。认真执行《云南县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权责,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动态调整权责清单140项。依托云南县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按照“五级十三同”要求,规范编制石林县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涉及政务服务实施机构43家,政务服务事项5771项,其中县本级1214项,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651项,村(社区)为民服务站3906项。2021年3月25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在石林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实施。
三、着力“服”,稳住市场主体存量。
一是梳理惠企政策清单。认真落实中央、县、市惠企稳企一揽子政策措施,建立惠企政策宣传长效机制。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建立营商环境“政策小灵通”宣传专栏,摸清企业需求,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梳理汇编惠企政策60项,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宣传公布,方便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二是深入企业问需解困。认真执行《石林彝族自治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要求,深入基层、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深入所辖企业进行政策宣讲,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详细向企业解读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学好用好政策,并主动了解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面对面”搞好服务、“实打实”解决问题,上半年,营商环境各牵头、责任单位共深入302个企业,宣传惠企政策541场次,为企业解决424个实际问题,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68721个,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三是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投促局、园区、投资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动作用,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行政审批,提供帮办代办和上门服务,梳理重点产业项目有关问题,依法依规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5月30日,为企业帮办代办项目3个,走访重点企业7个,跟踪服务2个项目:石林试验中学、融创清香湖·清香里项目。为投资企业解决了5个实际问题,助推重点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四是不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十监管+督查”、“双随机一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推动监管与督查互为支撑、相互融合,监管事项应接尽接,截止5月30日,县本级在县“互联网+监管”平台共梳理完善行政检查实施清单843条,发布监管动态信息266条,距实施清单完善率100%,监管事项覆盖率8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认真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相关政策,制定随机联查事项清单,有效整合监管事项764项,梳理166大类433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16211户,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480人,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制定工作方案11个,做到了抽查检查事项全覆盖和监管工作常态化。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对进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3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监督,限额以下小额工程备案登记117个项目,随机监督检查了47个,不断提升事前事中事后智慧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