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街函〔2021〕18号 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号提案答复 的函
石林彝族自治县板桥街道办事处
〔C类〕
〔公开〕
板街函〔2021〕18号
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号提案答复
的函
李湖等5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板桥高铁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板桥街道地处石林县城东南方,东南与弥勒县西三镇接壤,南连大可乡,西与宜良县竹山乡、狗街镇相接,北与鹿阜街道接界,总面积132.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28.2%,境内海拔在1500米至2204米之间,年内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在984.6毫米。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社区),57个自然村,78个村民小组,第七次入口普查常住人口23671人,街道办驻地为板桥社区。
板桥街道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白石岭旧石器遗址极具古人类历史科考价值,百年沧桑的板桥砂石桥列入市级文保单位,文笔塔是石林人文荟萃的象征和缩影;辖区自然景观壮美,石林的母亲河——巴江河穿流而下,汇集成为“珠江第一瀑”——大叠水;境内交通通达便利,云桂铁路、宜丘高速、旅游专线纵横贯通,18分钟即可通达昆明市,10分钟即可通达石林县城;辖区四季瓜果飘香,叠水的血桃、小团山的野生菌、龙井沟的红梨、者乌龙的萝卜、黄家庄的乳糯玉米;板桥古镇特色小吃丰富,著名小吃“板桥凉卷粉”就起源于此,石林兰亭糕点、生态鲜味的驴肉汤锅、牛肉汤锅……这些历史人文、交通、区位、资源等要素为打造高铁特色旅游小镇提供了优良基础。
二、办理情况
板桥街道办事处接到承办任务后主动协调县级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目前,板桥街道从高层规划统筹,提升集镇人居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业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在打造板桥高铁特色旅游小镇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是抓住“十四五”规划契机,进一步优化集镇空间布局。积极配合县级部门开展“高铁新城”控制性详规工作,其中包含高铁旅游小镇、板桥集镇总体规划等。明确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任务,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融合小吃街等重点项目,按照“一张规划图纸加一个新型市场、一个商业街区、一个新型住宅小区、一个工业集中区”的要求,做好规划统筹,抓好板桥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商贸功能。
二是守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敢于动真碰硬,破除旧习,强基础、促文明、展形象,解决占道赶集、街道破旧、集镇脏乱等诟病,促进集镇公共配套设施、综合服务水平、群众文明素质、人居环境、城市品味5个提升,板桥街道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得以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招商项目早见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高铁石林西站、宜石高速出口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落地辖区,积极编制石林高铁特色旅游小镇暨板桥文化园、白石岭旧石器遗址科普教育基地等一批企业招商项目完成入库,引进2家永生花企业,完成高铁加油站项目建设,按时完成七世界、大叠水景区整体开发等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征地拆迁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招商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促发展。
四是强化产业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板桥街道坚持“结构调优、规模做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引领辖区群众实施了“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发展壮大了“5+1”产业,即5000亩血桃、5000亩油桃、5000亩枇杷、5000亩板栗、5000亩核桃、10000亩蔬菜(花卉)。持续举办了“血桃旅游文化节”、“狮王争霸赛”等文化节庆品牌,提升了叠水血桃、石垭口油桃、板桥永生花、龙进沟红梨、者乌龙萝卜、黄家庄品膳乳糯玉米等区域特色品牌知名度,有效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为高铁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下步,板桥街道将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加强与住建、国土、旅游部门协调对接,积极配合做好高铁新城控制性详规工作,持续强化区域特色资源品牌塑造,持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提升区域吸引力,打造南部康旅融合示范,建设石林南辅城,为石林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添砖加瓦。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石林彝族自治县板桥街道办事处
2021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