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2103-392200 主题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3-29 10:48
名 称: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关键字: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29 10:48 浏览次数:880
字号:[ ]

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121日在石林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石林彝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十三五规划取得新成绩,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07亿元,降2.2%,低于年度目标4.5个百分点;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2亿元,降9.7%,完成目标任务的111.9%;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28亿元,降30.2%,低于年度目标3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26.1%,低于年度目标29.1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8亿元,降2.7%,低于年度目标7.7个百分点;完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13元,增3.4%;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40元,增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3%,比年度目标低0.57个百分点;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2%,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3.1:17.8:59.1变化为26.2:13.8:60

(二)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全力以赴保稳增长,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实施精细化管理,全县实现零确诊。在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基础上,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省22条、市21条稳定经济发展措施,及时制定实施县14条稳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若干政策措施,抓好要素保障,全县99.5%的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经济运行逐步复苏,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投资消费稳步回升。抢抓政策机遇,争取省、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700万元,县级整合安排807万元;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6568万元。围绕省6个、市20个、县108个重点项目,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等九项制度,实行单月开工、双月督查,全年集中开工5批次47个项目。开展引摊入市、地摊经济、直播销售,消费市场稳步回升。

招商引资有力推进。成立5个重点产业招商组,组建32人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实施领导带队招商、网络云招商。华润、融创、中机等企业入驻石林投资。全年签约项目19个,引进内资67.04元、外资183万美元。

2.产业发展优化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全域旅游有序推进。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制定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施方案,推进全域旅游十个一工程建设。乃古石林、杏林大观园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石林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云南省旅游强县;石林街道、彝族第一村和糯黑村被命名为云南省旅游名镇(村),糯黑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有序推进景区旅游恢复开放,实行石林景区、乃古石林景区门票散客半价优惠、团队免票和医护人员免票政策。石林景区接待游客219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4亿元。

工业经济转型提升。有序推进生态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工作。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推动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园区小微综合服务中心、34号路加快建设。华润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项目、昆明梓宫全新生物制药技改项目开工建设,维他源新型食品添加剂项目投产达规。完成煤矿关闭工作,推进非煤矿山线上监管,云南石林石材特色产业园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并列入省双百点项目,全县砂石料实现公转铁运输。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台创园新增入园项目5个,全年接待游客62.8万人次,锦苑花卉改扩建项目、云彩金可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0.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56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0.6万亩、土地整治0.56万亩。粮食产量达16万吨,烤烟种植11.2万亩、收购28.6万担、均价34.38/千克。畜牧业加快发展,东辉肉鸡标准化养殖厂、温氏一体化养殖基地加快建设,云南神农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及养殖场、牧原生猪产业化养殖项目、老农民牧场基本建成,畜牧业产值18.89亿元,增11.5%,农业总产值达55.32亿元,增5.4%

3.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创新发展活力增强

各项改革推进有力。全县完成109项改革任务,重点推进营商环境、社会信用、审批制度等领域改革。为企业减税降费1亿元、减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5797.52万元。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国资运营中心,组建石林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成旅游集团、石投集团及其子公司股权划转变更。完成7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四批试点工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完成一网四中心建设,梳理公布县乡两级行政职权权责清单5568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425项、最多跑一次事项499项。实施政务服务七办模式,精简要件120件、压缩时限342日,取消证明材料356项,减少纸质材料60%以上,列入昆明市第三期营商环境评价红榜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争取民营企业贷款1170万元、贴息资金58.9万元、扶持资金59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9%

4.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乡环境不断提升

城乡基础不断夯实。宜石、石泸高速公路实现通车,国道G326G324线石林县城过境公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9公里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72.7公里,行政村公交出行分担率达45.7%。柴石滩水库石林提水灌区工程提水试运行,地下水库实现蓄水,鱼龙水库加快建设,圭山水库、威黑水库水处理厂供水试运行。应急广播智慧系统实现终端全覆盖,建成5G基站170个。预计城镇化率达45.1%

美丽县城加快建设。统筹推进美丽县城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完成双龙小街改造提升、县城风貌改造、城市夜景亮化等项目。巴江带状公园、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创建指标达标率为91.3%。完成20191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新建洗手设施254座,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3.18万座,治理两违”55.75万平方米。石林县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首家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实施示范村污水治理,推动矣美堵村乡村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党总支+公司+农户模式,投入资金1250万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5个,27个集体经济空壳村顺利摘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家庭农场26个。创建4个平安乡镇(街道)、20个平安村(社区)。

5.三大战役扎实推进,发展基础更加稳定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推进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各项任务,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203万元,推进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21人,改造危房2736户,就医、就学保障率达100%,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3084184人全面脱贫。

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48个。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清香湖湖面治理,启动巴江河(北大村集镇三家村大桥)治理工程,巴江河堡子段河道清淤疏浚2.2公里,修筑防洪通道1.2公里。持续开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整治违法改变林地用途专项行动,完成林业生态建设营造林7.81万亩、义务植树77万株。再次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压缩总量、控制增量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置换政府专项债券支出2.34亿元,偿还民营企业账款3293.08万元。收储土地719.69亩,供应土地1628.41亩,土地供应价款6.53亿元。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巴江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长湖镇中心幼儿园主体和圭山中心学校餐厅完工,启动小乐台旧小学扩建和堡子幼儿园、板桥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兑现各类教育惠民补助资金3231万元。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82人,增38.9%。天奇医院新建综合病房楼、县中医医院搬迁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出台《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多措并举稳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经费1450.42万元,培训3.7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40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3万人次,转移就业收入2.2亿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626户。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升。完成石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改造1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建立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强化社区管理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问题包案化解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审计、统计、气象、金融、保险、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国防动员、工青妇、红十字、民族宗教、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和发展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全县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基础尚不牢固。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缺加工、工业缺实体、旅游缺配套,产业链不长,短板较多,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基础还有待提高。二是创新发展思路不宽,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受疫情冲击,旅游经济大幅下滑波及其它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大幅下降;项目储备不够,前期工作不扎实;新开工大项目、好项目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多,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管理水平偏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与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差距大,我县城镇化率仅为45.1%,与全市68.7%相差23.6个点,城镇吸引人口能力弱,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四是财政收支平衡难。税源培植不足,园区经济、产业经济发展不充分,财税增收渠道单一,财政增收困难。政府债务率居高难下,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五是民生领域短板突出。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差距较大,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不多,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建议

2021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办好自己的事,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服务和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按照“23521”发展思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8)旅游直接收入增长10%以上;

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着力扩投资促消费,强化发展动力支撑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落实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制,强化项目从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入库统计的全过程管理。积极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围绕两新一重、补短板、重点产业精准策划包装重点项目,着力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统筹安排600万元以上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加快专债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做好项目用地、建设资金、审批服务等要素保障。实行一月一通报、两月一会办、一季一点评、半年督促学习、年度述职考评,抓实项目投资工作。向上争取资金10亿元以上,收储土地257.13亩,出让土地1700亩,土地出让收入7亿元以上。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以发展夜经济为抓手,打造彝族第一村、万城阿诗玛小镇、东门坊、双龙步行街等特色夜经济街区。推进农村集市提档升级,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快递进村,激发农村消费活力。引导企业打通特色农产品进超市、社区便利店等销售渠道,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适时争取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展览,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房地产多元化发展,有效满足省内外中高端消费需求。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继续实施领导带队招商、以商招商机制,以补链、强链、延链为方向,围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资源,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开展产业链招商,吸引产业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服务企业落户石林,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确保引进内资50亿元,外资200万美元。

(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建设

实施“51068”工程。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十个一工程,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启动清水塘至长湖外石林景观道建设项目。完成圭山森林公园登山栈道二期。着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确保昆明七彩世界文化旅游、阿诗玛文旅小镇、融创旅游度假区、大叠水景区整体开发项目、大小石林景区宾馆改造提升开工建设,完成长湖国际露营基地建设,启动乃古石林实景演艺项目,建设糯黑特色小镇。全年引进亿元以上文旅游项目3个,开工3个、竣工1个。创新全域旅游产品,谋划推出两日游”“三日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和线路,整合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圭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推出喀斯特地貌、光伏发电、中医药博览等研学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开发阿诗玛文化探秘旅游,做大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产品,巩固提升观光游,持续扩大旅游市场规模,2021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开展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工程,实施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推进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完成旅游村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发展民宿和餐饮。开展全县旅游形象IP设计研发并投放使用。适时举办火把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有效运用节庆营销、网络营销、公众营销等方式,不断提高石林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三)提升优化工业园区,加快工业扩量提质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区优化提升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等主导产业。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第二条工业大道电力配套、34号路延长线道路工程、环城北路西南片区排污干管工程建设,力争完成1号、32号路建设及园区亮化工程。继续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资源,推进昆钢、冠益、亚通等一批企业二次招商。确保华润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项目、巨漳生物项目建成。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个、竣工2个。

着力扩大工业总量。继续实施工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以石材为主的建材产业转型,新增规模以上建材企业3户以上,培育亿元以上建材企业1户以上。云南石林石材特色产业园开工建设,推进复烤厂整体技改项目。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进松园口光伏发电项目和清水塘风电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做大新能源示范基地。推进虾青素提取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微藻生物产业园。围绕人参果、苹果、畜禽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高质高效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82万亩,土地综合整治5130亩。加快推进柴石滩水库灌区石林提水灌区工程管道维护、道路和田间配套建设,完成鱼龙水库枢纽区建设,天生桥移民户房屋全部拆除,大密枝水库扩建工程开工,实施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稳定粮烟生产水平。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牢牢抓好粮食生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左右、产量15万吨以上;烤烟种植面积11万亩,收购烟叶28万担。推进牧原生猪标准化养殖、老农民牧场、神农养殖基地、温氏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畜牧业产值达14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以人参果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业创建,制定人参果标准化种植规程,推进畜禽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建成西街口镇农特产品分拣加工中心。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个以上。

打造科技农业新高地。坚持农旅融合、科技示范、产业联动,创新发展,高质量推进台创园建成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美丽田园综合体。提升花果产业,推进锦苑花卉、万家欢项目转型提升;做强康养产业,加快杏林大观园建设;强化科技示范,壮大微藻、云耳产业。台创园区力争引进项目3个以上,园区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抓实2021年各项重点改革事项,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配套细则和政策措施。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能力。建立全域旅游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域旅游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联合奖惩力度。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县乡村为民服务中心(站)政务平台,力争实现一网通办工作全达标。聚焦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缩减审批环节,探索开展容缺审批,打造高质量的营商便民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全力做好民营企业培育工程,实施科技项目5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积极争取省市政策资金,落实好财园助企贷,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以上。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动员在外公职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家乡规划建设,高质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落实好各项帮扶机制和扶持政策,防止返贫。加快矣美堵创新实验区建设,力争小箐村列为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五棵树村申报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做大一村一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4个。加快推进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实施1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补齐四好农村路短板。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4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2座垃圾处理站。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力争县级以上文明行政村占比达20%以上。

加快美丽县城建设。按照旅游城市标准,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改造老旧小区17个,开工建设1个智能立体停车场,完成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国道G326G324线石林县城过境公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巴江河二期亮化美化工程,完成高速公路入口区及沿线景观提升改造。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建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4座、换电站1座、充电枪365枪。完成县城12条主要道路弱电入地工程。加快推进桃园湖片区、文体中心片区、清香湖片区、西城区、巴江三角洲片区开发。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治理两违建筑50万平方米,城市亮灯率达98%。开工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完善工程,启动渣土消纳场和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加强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管理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公共厕所全达标,公共场所洗手设施全覆盖。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到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石林街道创建成国家卫生街道。

(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生态文明标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厉打击毁林开垦和整治违法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3.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460亩、封山育林3.1万亩,创建国家森林乡村5个。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户。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确保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通过复审。

严格抓好综合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实施砂石粉尘治理,开展11个煤矿山和20个非煤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治理巴江、西河非法排污,全面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完成黑龙潭水库水质提升工程,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实施县城排水防涝工程,推进住宅小区、公园绿地、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东城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集镇(农村)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

(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计民生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开工建设板桥中心幼儿园、堡子幼儿园,完成小乐台旧小学扩建项目。加快推进石林民族初级中学、西城幼儿园、石林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石林校区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抓实三名工程,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增5%。承办好第十二届市民运会。推进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县疾控中心试验室建设,县人民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妇幼保健院完成搬迁。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展文化资源调查,建成以撒尼刺绣、大三弦、摔跤为主题的非遗馆,推动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化。

千方百计稳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统筹推进退役军人、下岗职工、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全年收集开发有效就业岗位2000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次、转移就业收入2亿元,扶持创业200人以上。

提升社会保障和治理能力。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83万人,基本实现全县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社会福利院、救助站建成投入使用。完成西城区B地块300套公租房建设。整合资源、健全体系,实施城乡社区治理五个一批工程,健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化解机制,提高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法治石林、平安石林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COP15大会安保维稳工作,严厉打击整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争创全国平安县。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