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的答复
石林彝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年学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电商带动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1.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情况。石林县登记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共18家,正常经营的有12家。石林县电子商务企业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产自销电子商务企业,销售的商品主要以自己生产、自己加工为主,经营产品种类较为固定,如万家欢蓝莓庄园、连宏苹果庄园、石林西游人参果专业合作社、石林华莱永生花卉有限公司、石林云津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石林县灵彩绣商行等。第二类是以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云南彝伙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诚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金满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营销产品主要以石林应季农特产品如人参果、枇杷、苹果、蓝莓等为主,除连宏苹果庄园、石林西游人参果专业合作社属季节性经营之外,其他企业基本保持全年营业,云南彝伙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诚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金满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形成发展态势。第三类是以服务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如幸福石林、石林在线、中国石林网等。此外,根据《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跨境电子商务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石林县于2018年分别在长湖镇、圭山镇、西街口镇、大可乡4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目前长湖、大可两个服务站运行效益较好。
2.快递市场分布情况。石林县共进驻快递、物流企业30余家,快递网点数量较多的分别有中通快递(7个)、申通快递(5个)、圆通快递(3个)、韵达快递(3个)。据不完全统计,中通快递每日寄件500余件,收件1500余件;韵达快递每日寄件500余件,收件2000余件,德邦、华贸、畅达、辉隆、飞邦、老四等物流货运企业业务量也在稳步增加。农村方面,因快递数量有限,农村快递配送体系不成熟,目前快递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现行农村快递业务多依托当地小卖部或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目前无专门快递公司。
3.电商产品供给情况。石林县电商企业经营产品主要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辅之以加工食品、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方面,石林县可实现一年四季供货不断,且各乡镇均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西街口镇有人参果、紫皮大蒜,圭山镇有苹果、野核桃,大可乡有枇杷、花椒、板栗、松仁,板桥镇有萝卜、血桃、花卉,长湖镇有雪莲果、百香果。加工食品、工艺品方面,路南乳腐、刺绣、永生花卉等深受消费者青睐。旅游产品方面,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已形成石林旅游品牌,具有较大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不足,水平偏低,缺少智力支持。石林县的电商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为半路出家,大部分在实践中独立摸索,缺少相互间的沟通取经,缺乏专业化、精深化、针对性的指导与引导,导致石林现有电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村方面电商人才严重匮乏,虽然政府曾多次组织农村青年参加电商人才培训,但多属于入门式、扫盲式培训,大部分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尚不具备独立开展电商的能力和素质,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2.规模偏小,品牌效应低,缺少龙头企业。一是石林县电商经营企业大多是活跃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卖家”,场地不固定,仓库多设在居民小区,经营不便,且各电商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意识不强,不注重信息、仓储、人才、服务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各自为战,分散经营,整体发展还呈现“散、小、乱”的态势,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二是石林人参果、枇杷等网适产品虽种类丰富,但缺乏统一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大部分网适产品还处于低、小、散的局面,品牌少、知名度不高,总体竞争力不强,“石林”品牌的打造意识不强,难形成品牌效应。三是石林本土电商企业及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缺少发展电子商务的龙头企业和效益明显的示范网店,对全县发展电子商务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3.政策扶持力度弱,财政扶持资金明显不足。一是在电子商务政策方面,县级尚未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出台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没有一套专门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奖励办法。二是资金投入不够,市级虽有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门槛稍高,企业难以达到;县级没有配备专项资金。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完善扶持政策”情况
省、市、县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有很多专门的政策措施,在《昆明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提出:市财政每年从服务经济内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引导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均有相应的财政资金扶持。在石林县《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1条措施的意见》(石政发〔2019〕10号)中提出:支持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对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按照不超过本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实际投入和平台推广费用之和的50%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20万元。引导和支持个人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对线上年销售额100万元—5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对线上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每户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加强党建引领”情况
石林县工信局党委牢固树立“党建+”的理念,以争创省、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党员企业家之家”、“党建+电商”模式,为全县群众织就一张致富“网”。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以电商为支撑,以群众脱贫为目标,努力实现“党旗飘起来、支部领起来、党员带起来、电商动起来、贫困户富起来”。目前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4个,村级电商体验店2个,配合县委组织部组织4期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到市委党校参加昆明市“互联网+”精准扶贫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培训,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生活消费水平与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建设,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加速互联互通,降低成本。大力推进光纤到楼、入户、进村,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光纤网络全覆盖,推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宽带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89个行政村、387个自然村已开通宽带并达到200兆速率,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100%,自然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8.9%,宽带用户占比95.2%。全县4G网络覆盖城区及全县所有行政村、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4G用户达到10万人,4G基站达308个,可承载34万人的4G网络需求。二是加强物流运输网络建设,依托我县交通区位优势,构建快速配送网络,提高快递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全县建立以城乡线为主体,村村通线为补充的线网格局,构筑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体系。以客运站场为依托,以农村需求为目标,全面拓展以“城乡公交带市场,农村市场促公交”的新农村客运、物流综合服务。目前,全县共31个村级客运站,109条农村公交线路,197辆农村公交车辆,通车里程达2233公里,城乡公交的乡镇通达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城市流通经营网络向农村的延伸,方便农村群众的物资交易流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转型和提升。
(四)“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石林人参果、枇杷、苹果、刺绣等特色产业得到不断壮大,且已形成一定知名度,但受制于基础薄弱、起步较迟等因素制约,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为加快石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从稳步发展到跨越发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一是整合现有电商企业,形成合力,在提高石林现有的人参果、苹果、枇杷、卤腐、刺绣等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和旅游工艺品品质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原则,充分运用“石林”的品牌效应,对现有产品进行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组织化生产、专业化运营、集团化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凸显产品的地域特色,打造“石林”特色品牌。二是以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闲置资源为依托,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电商产品线下体验店,梳理甄选各乡镇优质农产品和三个园区特色工艺品,实现石林县农特产品展示、体验、“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服务。三是高度重视石林网适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工作,及时对地方特色产品申请“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和“云南名优产品”等认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网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情况
我县水果、蔬菜、畜禽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与农产品优势资源相比较,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明显滞后,存在加工企业整体规模不大、水平偏低,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和档次参差不齐等问题。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引进培育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化金融、财政、用地和税收政策支持,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本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优化招商环境,开展精准、定向、专项招商活动。二是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以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基础,以辣椒、花椒等产业加工业发展为重点,推进加工业向圭山、大可等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格局。支持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优质专用原料基地、便捷智能的仓储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平台。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夯实农产品初加工基础。
(六)“加强人才培养”情况
针对石林电商人才不足,水平偏低,缺少智力支持等问题,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不断提高石林电商人才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一是盘活现有电商人才存量。制定电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培训计划,对云南彝伙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诚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金满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发展较为成熟的电商企业实施专业化培养提升,边发展,边培训,边提升,适时邀请专业电商团队及协会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有计划地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和考察,让电商从业人员在实践中提升业务素质,成长为专业人才,增强其创新发展能力。二是扩大县域电商人才增量。整合全县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第三方培训机构,有针对性的对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民实施电商精准培训,积极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工作,拓宽电子商务培训广度,形成人人知电商,人人懂电商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政府应做好搭桥牵线,充分发挥现有电商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鼓励有电商从业意向的创业者主动向县经营效益好的电商企业学习取经,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到农村指导,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四是注重电商人才新生力量的培养力度。鼓励石林县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针对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要求,加大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电商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下步工作方向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电商带动产业发展的建议》,我们将做进一步研究,认真采纳,认真落实。一是按照《石林彝族自治县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石林县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市扶持政策,在做大做强现有电商企业的同时,鼓励更多传统企业转变思想,向电子商务领域延伸。二是继续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快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建设,加大电子商务政策扶持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企业成立石林县电子商务协会,打造石林特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本地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感谢您对石林县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石林彝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