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对政协石林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的答复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对政协石林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165号提案的答复
解玉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在石林景区建设“彝乡风情一条街”(火把不夜城)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多年以来石林旅游发展的根本思路是:围绕着石林风景区单一资源为核心,做旅游产品体系的升级、丰富、延伸,多年努力,在单一的观光旅游方面,已发展到极致,从单景区的门票收入、有效客户数据统计来看,皆走在云南乃至西南的前列。随着旅游产业及旅游消费需求的深度变革,单一旅游观光产品,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面临着再增长及增长乏力的巨大风险,缺乏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思维和有效手段,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各自为政;虽有想法,没有办法,虽有规划,没有坚持落实;虽有国际级知名景区品牌,没有培育起与之匹配的产业体系;虽有大规模的游客资源,没有形成城市消费力,转换为拉动城市建设与升级的核心引擎;导致旅游景区及景前区与城市发展不能形成合力和相互给力。
针对您的建议,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文旅融合力度,逐步建设“彝乡风情一条街”(火把不夜城)。
一、在石林彝族第一村建设火把不夜城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下,对现有的景区、景点进行扩容规模化发展,整合景区、景点周边特色村寨,通过产业的重构和引导,建设一批独具石林彝族民族特色的风情社区,让全世界、全国旅游人群体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的同时,领略石林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周边田园风光的整合和打造,扩大服务区的辐射和带动范围,有利于全县区域内重点景区转变重点旅游发展片区,促进周边整体环境的打造和旅游要素的整合,助推周边村寨“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景区与周边村寨的和谐、共赢、互动发展。利用现有的石林彝族第一村现有资源,先把小型的火把不夜城做起来,石林彝族第一村位于景区周边,现已有发展较成熟的水上石林温泉酒店和四十多家客栈。我们将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召集各商家和个人进行调研座谈会,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的同时,引导乡村旅游向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来,着力提升石林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与服务质量。对特色鲜明、经营较好的农户和地方,加大扶持力度,以起好引领示范作用。协调县各职能部门共同支持在石林彝族第一村葫芦广场定期进行彝族歌舞表演和互动联欢,充分展示石林彝族风情文化魅力,不断增强石林旅游的吸引力。将石林独特的彝族民间山歌、彝家敬酒歌、撒尼大三弦舞以及各种民间文艺表演有机组合,在演出场地搭配民族手工艺展示,品尝特色民族餐饮,穿插特色民俗活动,让游客短时间内集中体验石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此进行宣传,增加知名度,扩大入住的游客数量,留下来的游客人数增加后再逐渐扩大火把不夜城的范围和规模,以此良性循环,将石林景区火把不夜城做成规模和品牌,打响“天天火把节”旅游品牌。
二、大力发展四季旅游
利用石林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优势,打造四季特色景观;利用彝族少数民族文化和节庆活动,举办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建立四季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四季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体验产品、休闲产品、观光产品。
三、火把不夜城规划构想
按照协调处理好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的导向,加大景区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景区设施建设的较快发展。通过可行性调研,论证是否能在四方塘逐步规划打造石林彝乡风情一条街,利用四方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闲置的资源,打造石林彝乡风情商品一条街,促进石林的旅游转型升级,把石林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论证是否能封闭石林管理局小区前面的公路,通过融资和招商,逐步打造景前区步行街。
感谢您对石林旅游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石林旅游发展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建设“美丽石林,幸福彝乡”建言献策。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2018年7月2日
(联系电话:6771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