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
答复
韩梅颖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提案已交由县人民政府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对加快我县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促进旅游转型升级,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办理情况
石林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6年8月24日向昆明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请示》(石政请〔2016〕41号),经过逐级申报,石林县于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二批238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县(区)之一。2016年10月11日,石林县印发了《关于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意见》(石发〔2016〕16号),召开石林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县正式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全面落实联动发力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合力。二是编制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构建了“1心3带4区8寨1环”的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制定了“全域旅游创建工程、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新兴旅游业态培育工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工程、旅游强县富民工程、旅游要素联动发展工程、旅游创新营销工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程”八大工程。实施了游客服务体系、全域旅游标识标牌、房车露营基地等建设。三是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高位配置石林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县旅游局、石林管理局、云南石林旅游集团公司等政、事、企旅游管理经营部门。加快组建云南石林旅游集团公司投融资平台,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实施旅游规划引领工程。先后组织编制《石林彝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石林旅游发展战略提升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石林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中心区详细规划》《石林风景名胜区长湖景区详细规划》《石林风景名胜区大叠水景区详细规划》《石林风景名胜区乃古石林景区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编制实施,为全域旅游发展和景区项目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划支撑。五是实施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旅游 农业”方面,初步建成万家欢蓝莓、春喜枇杷、爱博欣葡萄、连宏苹果、印象烟庄为龙头的现代都市农庄,以锦苑、大汉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园,以龙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中心,以杏林大观园、水上石林为代表的度假康体养生中心。台创园基本构建成以休闲旅游、康体养生、特色种植、生物技术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 “旅游 城镇”方面,正在实施长湖阿诗玛民族文化康养小镇、石林彝人时光特色小镇、鹿阜山水古城旅游文化小镇等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旅游 工业”方面,开发了以北小村太阳能光伏发电、西街口风力发电、小叠水水利发电为代表的科普旅游。“旅游 文化”方面,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体验“五个一”项目,做强“国际火把狂欢节”,做大“中国情歌节”“阿诗玛旅游文化节”,做响彝族“密枝节”等节庆品牌;着力补齐旅游文创产品空白,推出了石林旅游IP形象及一批文创产品。“旅游 科普”方面,建成了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和冰雪海洋世界,开展地质科普旅游、研学旅游项目。“旅游 森林”方面,加快建设长湖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遗址独石山综合旅游开发,完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登山步道、独石山游览步道;长湖汽车露营基地、环湖自行车道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旅游 康养”方面,实施了大叠水景区至县城自行车慢行系统建设。以泡温泉、品药膳、感受中药传统文化、度假养生为主的杏林大观园初具规模,彝族第一村水上石林、莲花慈温泉度假项目、红杉湖温泉酒店等一批康养项目投入使用。“旅游 乡村”方面,围绕“彝乡八寨”特色旅游村寨,着力打造以展示原生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农家土特产、农家饭等为一体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目前正在抓紧完善大糯黑、阿着底、蓑衣山、矣美堵、彝族第一村等村寨旅游基础配套,实施了大糯黑村旅游厕所、主游路、环境整治、民俗博物馆改造等项目;阿着底村实施了民族文化广场改造、旅游厕所、特色农家乐等项目;蓑衣山村完成了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民族文化广场等项目,彝族第一村完善民俗客栈建设,现已经发展民俗客栈30余家。
(二)智慧旅游建设方面
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平台”。通过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旅游数据的集中管理存储。通过建设游客综合服务平台,向游客提供最全面、最权威、最方便的服务,让游客感到“旅游体验自由自在”,通过建设旅游综合管理平台,第一时间满足游客需求,及时有效处理涉旅突发事件,提供全面实时旅游管理信息,让游客感到“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建立了石林景区智慧旅游数据管理平台,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按时序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前有景区慢直播18路,智慧厕所22个,智慧停车场1个。其中大小石林景区完成5路慢直播系统,2个门闸系统,2个智慧停车管理系统,11个智慧旅游厕所系统;万家欢景区完成1个智慧旅游厕所、5路慢直播系统;杏林大观园完成5 路慢直播系统;冰雪海洋世界完成5路慢直播系统。“一部手机游石林”上线后,来到石林的游客可通过官方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就能体验“智能线路”“无现金支付”“电子发票”“人脸识别”“智能导览”“诚信体系”等多种互联网产品。游客可以在平台上预订旅游路线产品,可以智能查找石林最有特点的景区景点、非遗文化、园区文化、乡村旅游和石林特色餐饮等信息,还可在平台上进行结算并开具电子发票。即便从未来过石林的游客也能轻松掌握石林最地道的吃、住、行、游、购、娱。
(三)圭山森林公园建设方面
《云南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批准,完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规划》《圭山森林公园综合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服务区1:500地形图测绘、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登山步道和旅游厕所、佛教文化游览区建设,正在准备实施红色教育基地标志性雕塑工程。通过项目建设,为圭山森林公园特色旅游,特别是冬季旅游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旅游融合方面
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馆、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杏林大观园中医药博览园等一批文化陈列体验展示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阿诗玛文化旅游城正在开发建设,只有云南、好莱坞、七世界(幻多奇)等文化旅游项目进入实质性商谈阶段。具有石林特色餐饮文化企业的普世老民族每天播放阿诗玛电影,向游客展演歌舞剧阿诗玛片断;大糯黑村正在积极开展《圭山彩虹》撒尼剧等一批石林传统文化经典节目的排练,并定时向游客表演。以乡镇(街道)主导的“乡村音乐节”“核桃文化旅游节”“雪桃文化旅游节”“枇杷文化旅游节”“人参果文化旅游节”,将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完善规划,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石林彝族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抓紧报县规委会审定,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二)创新品牌,全面开发旅游纪念品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重点策划包装高原云耳、十里香茶、石林羊酸奶、万家欢蓝莓、大可枇杷、西街口人参果、板桥血桃等名特优产品,围绕阿诗玛这个品牌,开发具有彝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打响石林彩玉等旅游商品品牌。
(三)创新营销,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宣传
整体包装全域旅游资源,挖掘阿诗玛文化内涵,实施整体营销;以传统媒体营造全域旅游氛围,以新媒体为渠道开展灵活宣传,以节庆活动制造旅游热点,借助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全媒体营销网络构建,实现营销推广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传统营销向精准营销、分散营销向整合营销的转变。
(四)整合项目,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健全乡村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标识标牌,全面展示乡村旅游信息,引导游客在全县范围能够顺利抵达想游的各乡村旅游点、景区景点,寻找想吃的石林美食、想玩的娱乐项目、想住的宾馆酒店。构建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系统,形成县城、冰雪海洋世界、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台创园、长湖、月湖、大糯黑、圭山森林公园、阿着底、蓑衣山、大叠水、县城自驾车旅游环线。构建散客服务系统,加快建设石林景区、县城、石林西站3个散客服务中心。
(五)加快改革,尽快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尽快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解决多头管理旅游的局面,解决目前旅游管理机构与承担工作职能职责不相符的问题;加大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解决旅游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采取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解决旅游人才不足的问题。
感谢你们对石林旅游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采取措施、狠抓落实,为石林县全域旅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8年8月16日
(联系人:王云龙 联系电话:6779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