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石林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市同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我县主动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以上项目、增投资、强产业为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上半年我县经济总体回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中回缓,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断崖式跳水,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回升。
一、 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体回落,低位运行
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019万元,同比增长0.2%,增速比全市(9.4%)低9.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916万元,同比增长6.3%,比全市(5.7%)高0.6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7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359万元,同比下降13.3%,比全市(11.7%)低2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最末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744万元,同比增长7.5%,低于全市(8%)0.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市第7位。
(二)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绿色环保、提质增效为目标,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61387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农业增加值24484万元,同比增长5%;林业增加值3893万元,同比增长15.5%;牧业增加值30366万元,同比增长7.7%;渔业增加值1173万元,同比增长1.7%。
(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平稳增长,稳中回缓,当月增加值同比下降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一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比全市(18%)低7.5个百分点,在全市14个县(市、区)排名第5位,与一季度相同。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从三大门类看:上半年,采矿业实现增加值5346万元,同比增长57.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1347万元,同比增长0.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21974万元,同比增长13.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上半年,全县11个行业中“六升五降”。6个正增长的行业实现增加值37916万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个百分点。5个负增长的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751万元,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拉下0.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降,增速较上月低位回升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5%,增速排全市第十位。比1-5月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非地产项目投资同比下降6.7%,房地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4.1%。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0.4%、-79.9%、3.1%,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0.7%、1.7%、97.6%。从投资项目看,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33个(不含跨境项目),其中房地产项目8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9个。在库项目计划总投资12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2.2亿元,剩余投资44.3亿元。
(五)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151万元,同比增长11.8%,比全市(11%)高0.8个百分点,在全市14个县(市、区)排名第3位。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29037万元,同比增长18.8%,比全市(7.7%)高11.1个百分点,在全市14个县(市、区)排名第1位。分地区上看,城、乡消费增长较快,增速小幅回落。上半年,城镇市场零售额27307.4万元,增长19.1%,比1-5月(20.0%)下降0.9个百分点;乡村市场零售额1729.7万元,增长21.7%,增速比1-5月(30.1%)下降8.4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两种消费形式同步增长。上半年,商品零售收入21000万元,同比增长17.7%,餐饮收入8037.1万元,同比增长23.4%。
(六)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上半年,石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平稳增长,增长率小幅提升,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石林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35元,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增收147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03元,同比增长8.9%,与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增收705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7︰1,比去年同期缩小0.02。
(七)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支出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868万元,同比下降9.3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269万元,同比增长5.2%;非税收入完成8599万元,同比下降33.2%。在主要税收中,增值税完成9570万元,同比增长6.7%,企业所得税完成873万元,同比下降3.9%,个人所得税完成779万元,同比增长84.6%。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9993万元,同比增长19.2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684万元,同比增长10.16%;教育支出33411万元,同比增长6.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104万元,同比增长6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305万元,同比增长33.3%。
(八)金融市场增长缓慢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72835万元,同比增长3.74%;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9716万元,同比增长0.51%。
二、 当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工业经济回落明显,新增动力严重不足
一是停减产面大。6月当月,全县42户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出现负增长的企业达22户,停产企业2户,停减产面达57%。二是重点企业产值占比大,增长乏力。上半年我县产值累计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分别为石林供电有限公司、昆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石林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龙源石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石林彝族自治县兴隆洗煤厂、昆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累计实现总产值102490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54.8%,以上6户重点企业去年生产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今年增长空间受限,增长乏力。6月份6户重点企业中有5户产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有石林供电有限公司实现正增长。三是新增动力严重不足。 今年我县没有新建投产工业企业申报入库,而去年入库的企业下半年同期基数将不断增加,没有新的增长点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持续下滑。
(二)建筑业总产值断崖式下降,成为我县GDP稳步增长的负面因素
1-6月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14亿元,同比下降74.9%,增加值完成1.3亿元,下降69.1 %,影响GDP增速6.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全县在库项目共3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仅有9个,房地产项目仅有8个。今年新增项目仅有1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入库1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入库9个,项目不足以支撑投资缺口,全县项目储备严重不足。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0.7%、1.7%、97.6%,一、二产业投资严重不足,投资是未来行业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一、二产业投资不足势必影响未来一、二产业经济的平稳增长。三是大项目数量少,投资额下降。全县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仅16个,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个,投资同比下降23.3%,占全县投资的比重仅64.1%,项目数量和投资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双双下降且幅度较大,支撑力度减弱。
(四)部分GDP基础性指标增速与年初目标相差较大
1-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3.7%,比年初目标增速低9.3个百分点,影响GDP下降0.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5%,比年初目标增速低12.5个百分点,影响GDP下降0.2个百分点。财政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6.1%,比年初目标增速低8.9个百分点,影响GDP下降1个百分点。
三、 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扭转工业经济增长趋势
一是坚持抓培育增量不放松。紧盯工业投资、项目竣工投产、规下企业培育,着力解决当前新增入规企业为零的问题,尽快形成工业经济存量和增量增长多点支撑格局。二是坚持服务不懈怠。积极谋划工业扶持政策,做好扩销促产、物流补贴等奖补资金的兑现落实,提振工业发展信心。做好困难企业帮扶解困,进一步收窄停产减产面。着力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建筑材料生产业、石材加工业等重点行业生产下滑态势,确保重点企业保持增长。三是坚持抓要素保障不松劲。着力解决好影响企业发展的用电、物流、货运、融资等要素保障问题。特别是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强金融监管和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既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又降低金融风险。
(二)抓建筑业发展不松懈,从实际出发为企业谋生存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建筑业总产值支撑性指标的监测、调研和分析,加强建筑市场规范和监管,认真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本地建筑企业在招投标会上的中标率,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为本地建筑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持续改进投资环境,确保投资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加大投资项目储备力度。项目储备是保证投资有效增长的着力点,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储备的项目资源可持续增长,结合产业政策,瞄准本行业的龙头企业,下力气开展招商引资,实现精准招商。找出制约项目落地开工的因素,加快项目前期审批进度,帮助条件具备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提高项目落地率。二是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力度。投资的稳定增长需要新项目的支撑和持续推动,把握好重点项目质量,在政策上全力保障和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投资发展。市、县重点产业项目在项目推进、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要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按时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为全县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稳步促进民间投资力度。对民间投资应加以科学引导、扩大民间投资进入领域,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向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要民生工程等领域投资。为民间投资提供相应政策和资金环境,为民间投资者提供技术服务、法律服务及教育培训服务等,在投资结构调整中要尽可能体现民间投资的作用,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精准施策补短板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注重经济动态监测分析和日常运行调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监测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二是认真盘点上半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完成情况不理想与目标差距较大的指标要认真分析查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力争下半年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