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kms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25076-201709-037912 主题分类: 2017年
发布机构: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7-09-07 09:23
名 称: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县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002号议案的答复
文号: 石政办理复〔2017〕10号 关键字:

石林彝族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县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002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9-07 09:23 浏览次数:91
字号:[ ]

 A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对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2号议案的

彭建华、毕志华等代表:

你们在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我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开展乡村医生队伍整顿》(第002号)议案,已交由县人民政府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村医生是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队伍,是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是三级卫生防保网的网底。他们来源于农民,服务于农民,奉献于农民,承担着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农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每年按财政支出一定比例给予卫生持续资金投入,重点保障基础设施设备、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等。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特别是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室,每个行政村按2名乡村医生的标准配备了乡村医生。但是,由于村卫生室管理不规范,乡村医生管理不到位,我县的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一是由于卫生院院长期空缺及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段时间内,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管理处于自我管理状况。

二是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培养缺失,对村卫生室监督管理不到位,使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低,村卫生室管理脏乱差,医疗安全隐患突出。

三是乡镇(街道)、村委会对卫生室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村卫生室被挪为它用,出现了乡村医生在家行医及从事乡村卫生工作,或不开展基本医疗工作,出现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是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作用发挥不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群众获得感缺失,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础公卫工作任务过重。

五是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业务技术开展操作流程不规范。医疗安全隐患大,特别是注射安全、预防接种、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管理等方面。

六是乡医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下老百姓需求。突出表现在助理医师以上的乡村医生人数极少,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乡村医生更少,少部分年龄超过60岁的乡村医生还在从事乡村卫生工作,部分乡村医生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

七是村卫生室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品种类较少,不能满足百姓需求。

二、答复意见

县人民政府以深化医改和健康扶贫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立行立改,加大落实乡村医生各项政策,全力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发展。

(一)摸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

1.村卫生室设置及现状。全县共86个行政村7个社区,按照“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1个村卫生室”的相关规定,对全县93个行政村卫生室按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进行了设置。全县93个村卫生室全部统一配置了治疗柜、病床、桌椅、体重秤、血压计、听诊器、急诊箱、便携式高压消毒锅、冷藏箱()、 计算机、打印机等医疗器械和办公设备,部分村卫生室配备了无菌柜、中药柜、西药柜、处置台等医疗设备。

2.乡村医生的配置及现状。全县有乡村医生共185人,西街口镇威黑村、大可乡结胜村有乡村医生3人,长湖镇宜政村有乡村医生1人,其余各村(居)委会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2人,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了1名女乡村医生。全县乡村医生中有男医生59人,女医生126人;大专学历22人、中专学历162人、高中学历1人;30岁以下含(30岁)4人,30-45(45)125人,45-60(60)47人,60岁以上9人;取得执业医师证书13人、执业助理医师证书13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159人。

3.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按职能职责,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主要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6年,全县93个村卫生室总收入8473900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4971523元、医疗收入3502374(药品收入2862227元),总支出5910629元,人员经费支出2945761元,药品支出2847789元,共计诊疗109061人次,其中出诊1137人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3452人,累计建档管理高血压13978人,糖尿病建档管理3722人,精神病建档管理1027人,累计完成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档管理15215人,免费体检15215人,预防接种累计建卡3371人,接种66845针次。同时,配合县妇幼保健部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女健康管理等工作。

4.乡村医保执行情况。现有80个村卫生室可与城乡医保经办机构直接结算,比例为88.89%,余下的13家村卫生室将再下步工作中逐步开放。

5.乡村卫生室药品配送情况。石林县村卫生室的药品由村卫生室上报采购计划,经卫生院审核提交云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采购,由云南东昌药业有限公司和云南东骏药业有限公司两家药品配送企业进行配送。

(二)落实离岗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定

1.开展离岗乡村医生摸底调查。20164月起,根据全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动员各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全县健在离岗赤脚医生、乡村医生的人数及从业年限摸底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为196911日至20161231日期间从事过赤脚医生、乡村医生的人员。经初步调查,我县离岗赤脚医生、乡村医生共673人。2017615日,昆明市按市级补助30%,县级承担70%的标准,下达了乡村医生补助资金181.16万元(离岗乡村医生市级补助资金149.04万元,在岗乡村医生市级补助资金33.12万元)。

2.全面落实离岗乡村医生补助。为全面落实离岗乡村医生补助,县人民政府于201774日召开石林县乡村医生身份和年限认证工作会,安排布置全县离岗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定工作,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印发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做好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工作方案》,明确经过县乡三次审核及三次公示后确定离岗乡医身份和从业年限,县人民政府将按照每工作一年600元的标准兑现生活补助资金。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工作8月底结束,现已确定离岗乡医身份417人,从业年限71817个月,初步测算所需资金4308950元(其中市级承担30%共计1292685元,县级承担70%共计3016265元)。

(三)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1.配齐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导班子。多年来,乡镇(街道)卫生院领导班子不健全,弱化了对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存在问题,县人民政府通过报名、推荐、竞聘、组织考察等,于5月底配齐配强了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的领导班子,为新一轮乡村医生聘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2.完善乡村医生管理制度。县人民政府 制定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乡村医生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乡村医生概念及主要职责、配置、定向培养及服务年限、准入和退出管理、执业注册、执业规则及考核培训、待遇及养老政策、工作条件及执业环境等管理规定。

3.推进新一轮乡村医生聘用工作。县人民政府草拟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方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聘用工作将在离岗乡村医生身份及补助年限认定工作完成后全面开展,并将新聘用人数上报市卫计委,落实市级乡村医生补助资金,县级补助资金将按标准进行核拨。通过新一轮的乡村医生聘用,将符合德才兼备、业务精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医务人员聘用到乡村医生岗位上来,解决乡村医生老龄化、医疗业务水平不高、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县人民政府将以需求为向导,补齐短板,强化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管理。

(一)规划先行,科学设置。综合考虑区域内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的因素,结合《石林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服务农村户籍人口每千名不低于1名的比例,结合实际需求,配置乡村医生,落实每个村卫生室2名以上乡村医生且至少1名女乡村医生,至少1名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的要求。

(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管理。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清理村卫生室被村委会挤占、挪用或不在村卫生室办公等现象,确保乡村医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规范卫生室管理,为基层人民群众解决就医问题,8月底完成卫生室清理工作。二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方,对部分设置不规范、建设不达标、脏乱差的村卫生室,按照《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基层发〔201433号)文件要求,进行装修改造,全面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三是制定卫生室标准化诊断、规范化操作流程和常规规范,健全村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乡村医生提供智能检测、采集、健教专干等工具包,以信息采集系统为主及相应工具为辅,在诊断方面形成以卫生院为核心的区域卫生网。

(三)强化培训,逐步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把县人民医院打造为县域内乡村医生培训基地,采取临床进修、跟班学习、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定期安排乡村医生到县人民医院接受培训,并强化中医药知识,逐步使其掌握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技能。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乡村医生整体学历层次。11月底完成新聘用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四)信息化管理,提升考核水平和效率。采用PPP模式中ROT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远程会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县域信息平台,并延伸至村卫生室,支持医保即时结算管理、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公共卫生考核水平和乡村医生工作效率。

(五)上下联动,落实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等医改政策。以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起县乡村一体化的医联体模式。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采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模式,引入信息化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起“乡村看病、县级诊断”的诊疗模式,县级医院对乡镇(街道)卫生院住院患者实施全程监管,逐步实现县人民医院门诊合理前移到乡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等医改政策。

(六)转变工作模式,适应形势需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职能职责,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推进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确实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各位人大代表,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理解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7818



友情链接

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