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学先进 带回来促发展
——石林县组织农村产业带头人赴广州中山大学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圆满结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与引领能力,2025年10月10日至15日,石林县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50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赴广州中山大学成功举办了为期六天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与实地观摩相结合,旨在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学习先进、提升技能。
一、领导高度重视,开班动员指明方向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石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建波作开班动员讲话。他强调,本次培训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推动石林县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位产业带头人是石林县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和“生力军”,肩负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重任。要求全体学员:一要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广州地区的先进实践经验,静心研修,力求学有所获。二要深入思考,学以致用。紧密结合石林县资源禀赋和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思,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转化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举措。三要严守纪律,展现风貌。自觉遵守培训纪律,展现石林县新时代农民的良好精神风貌,确保培训任务圆满完成。
二、课程设置精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授课系统全面: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前沿与核心议题,邀请了知名专家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逻辑与策略、乡村建设价值与特色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等专题进行系统讲授,为学员们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知识体系,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战略眼光。
现场观摩直观生动:组织学员深入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及知名农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边走、边看、边学、边议”的方式,让学员们亲身感受先进地区的发展脉搏。
三、借鉴成功经验,以典型示范启迪思路
现场观摩环节选取的示范点各具特色,其成功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借鉴:
1.江门市陈皮村:依托“一块陈皮”打造出集种植、加工、研发、仓储、交易、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其“小特产做成大产业”的路径,特别是在挖掘产品文化价值、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建立行业标准与品牌体系方面的做法,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特色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和品牌化运营所能释放的巨大能量。
2.佛山市紫南村:从一个落后村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先进村、模范村,其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党建引领、科学规划先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注重乡村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学员们对紫南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的实践赞叹不已,为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样板。
3.深圳市丰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现代农业服务企业,其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令人印象深刻。公司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营销和管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力,启发了学员们对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思考。
4.振兴乡村帮扶馆:展示了消费帮扶、产销对接的创新模式,为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市场搭建了高效平台。其运作模式对于学员们如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讲好产品故事、实现优质优价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四、培训成效显著,凝聚共识助力振兴
通过六天的集中学习与考察,培训班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拓宽了视野格局。学员们接触了前沿理论,观摩了先进实践,解放了思想,更新了发展观念。二是提升了专业能力。在产业融合、经营管理、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提升。三是激发了创业热情。典型示范村和企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干事创业、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明确了努力方向。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认真梳理借鉴广州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石林实际,在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加强品牌塑造、探索农文旅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素质农民”,为石林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石林县在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必将对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