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维哨村委会:修缮机耕路解民忧 按下
秋收生产“快捷键”
“要致富,先修路”。近日,矣维哨村党总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带头修缮村内机耕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助力乡村振兴,期间还借鉴村级共建理事会经验,优化治理模式。
一、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矣维哨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党员主动作为,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明确分工,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面对村民反映的机耕路通行难题,村“两委”迅速召开专题会,将机耕路修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纳入基层治理清单。
为有效推进机耕路修缮,村党总支协调设备与材料,安排货车运土夹石、挖机填补坑洼路段,清理排水沟;针对狭窄路段,与村民沟通后扩宽,切实改善片区生产道路通行条件,让治理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二、率先垂范,提升治理效能
7月29日,机耕路修缮工程动工。此次计划修缮主干路10公里,涉及3个村民小组,覆盖农田2000余亩,施工难度大,考验治理执行力。
面对难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清理路基时,全体党员连续奋战5天,清除杂草、碎石和淤泥10余吨;填土夹石环节,年轻党员主动驾驶农用车运输,每天往返数十趟,累计拉运土石55车;清理排水沟时,老党员冒酷暑下沟作业,保障排水通畅,预防雨季积水。党员实干不仅推进工程,更赢取群众信任,提升了治理效能。
三、需求导向,凝聚治理合力
此次修缮活动,是村党总支深化基层治理的实践,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基层治理需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精准把握“急难愁盼”,才能找准“办实事” 切入点,让治理有温度。二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治理中,党员带头干才能带动群众参与,形成党群共建共治局面,让治理更有力。
一条机耕路,是基层治理与群众的连心桥。矣维哨村党员以行动诠释“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用汗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彰显基层治理效能。未来,矣维哨村党总支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总结治理经验,办好群众“小事”,增进民生福祉,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