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 “大考” 当前,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西街口镇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为核心,拧紧责任链条、做实应急准备、扫清隐患盲区,用一系列 “硬核” 举措筑牢防汛减灾屏障,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研判在先、部署在前 —— 拧紧防汛 “责任阀”
防汛工作,谋定而后动。西街口镇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减灾专题会议,精准研判当前汛情形势,破除 “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将防汛工作列为全镇 “头等大事”。责任体系上,严格落实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包保责任机制,把任务分解到岗、责任明确到人,确保 “每片区域有人管、每项工作有人抓”;值守机制上,全面启动 24 小时 “不打烊” 值班模式,要求值班人员实时紧盯汛情动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预警指令 “秒传达”、突发情况 “快响应”,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守住防汛 “第一道关口”。
机制为基、物资为盾 —— 筑牢应急 “储备线”
防汛成效,机制与物资是关键。西街口镇严格执行 “1262” 防汛工作机制,细化应急响应流程,明确 “何时启动、谁来处置、如何联动”,让防汛应急有章可循、高效有序。物资储备上,镇党委、政府逐项梳理防汛 “刚需清单”,及时补充编织袋、救生衣、抽水泵、应急手电筒等关键物资,同时对现有储备物资进行 “地毯式” 盘点,分类存放、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物资 “不缺项、不失效”。如今,镇应急物资仓库里,各类物资摆放整齐、标识清晰,真正做到 “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管得好”,为应急处置筑牢 “物资后盾”。
排查见底、整改清零 —— 扫清安全 “绊脚石”
“隐患不除,防汛难安。” 会议结束后,西街口镇迅速组建由科级领导干部带队、联系组全员参与的 “防汛排查队”,下沉各村开展 “拉网式、起底式” 隐患排查,坚决做到 “不留死角、不漏盲区”。排查重点聚焦 “高风险领域”:对水库坝塘,重点检查坝体稳固性、溢洪道通畅情况,确保水利工程 “扛得住汛情”;对危房住人,逐户上门查看房屋结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当场组织群众转移、设置警示标识,坚决杜绝 “住人危房遇险情”;对 “一老一小” 等特殊群体,建立包保体系,明确转移路线、安置点位和帮扶责任人,确保 “特殊群体有人护”;对道路交通,重点排查低洼路段、易塌方区域,及时清理落石、淤泥等路障,保障防汛期间 “道路通、救援畅”。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西街口镇坚持 “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当场整改的,现场敲定措施、立即整改到位;需持续推进的,明确 “整改时限、责任人员、具体方案”,实行 “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整改 “闭环清零”。
常态发力、闭环管理 —— 绷紧防汛 “长效弦”
防汛不是 “一阵风”,而是 “持久战”。西街口镇持续深化防汛举措,推动工作从 “应急处置” 向 “常态防控” 转变:隐患排查 “再深入”,定期开展 “回头看”,防止已整改隐患 “反弹回潮”;应急准备 “再到位”,提升干部群众“协同作战” 能力;值班值守 “再加强”,严格督查值班纪律,杜绝 “脱岗、漏岗” 现象;责任担当 “再压实”,通过现场督导、定期调度等方式,倒逼各级责任人 “在岗、在位、在状态”;应急处置 “再提速”,优化预案流程,确保汛情发生时 “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初心如磐、行动不止 —— 守牢民生 “安全关”
下一步,西街口镇将继续紧绷防汛 “安全弦”,以 “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 的标准完善工作举措:持续强化监测预警能力,紧盯天气变化和汛情动态;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对高风险区域 “重点盯防”;提升应急保障水平,补充更新物资、加强队伍培训。西街口镇将以 “实打实” 的行动、“硬碰硬” 的作风,筑牢防汛减灾 “安全屏障”,切实守好群众的 “幸福家园”,为辖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