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龙村积极探索“民生小实事”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路径,学习借鉴以“村级共建理事会”为载体的乡村治理新机制,通过村级理事会的有效组织与协调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有效动员村民参加到新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当中,实现从“政府要我干”到“群众主动干”的华丽转身。
乍龙村委会大乍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于1998年前后,距今27年,因当时条件有限,主体采用大砖和木梁木柱的简单搭建方式,2020年后出现背面墙脚石基下沉、墙体开裂塌方、主梁以及瓦片掉落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鉴定判定为D级危房。
为了满足村民的健身娱乐、操办红白喜事的需求,今年乍龙村召开了2次户主会确定启动文化活动室提升建设,会上还商讨了村民自筹、出工出劳等细节,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公开透明的决策方式不仅确保了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了大家参与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在村两委的团结带领下,乍龙村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全村68户人家纷纷响应号召每人自筹500元,为项目启动注入了第一笔资金。与此同时,乍龙村积极申报云南省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石林县环保局也伸出援手,承诺提供3万片红砖及部分砂料,牵头联系爱心企业云南林城混凝土有限公司捐赠混凝土66方,在各方的支持下工程建设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人力投入方面,村民们一呼百应,热情空前高涨。按照约定每户每天派出2人投身劳动,大家不辞辛劳,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当中。因为村民们都清楚,建成后的文化活动室将由村民自用,能切实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这种切身的利益关联,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投劳的积极性,也让经费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项目建设于4月下旬正式开工,村民们避开农忙时节,加班加点赶工,如今,文化活动室已初具雏形,未来将成为村民们开展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乍龙村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村级理事会机制的有效性和群众力量的强大。在未来的发展中,乍龙村将继续秉持这种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书写更多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