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守生态红线 护绿色根基 ——大可乡联动执法筑牢森林资源保护屏障

发布时间:2025-07-17 15:43 信息来源: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决策部署,大可乡综合行政执法队主动作为,联合乡林业站开展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核查专项行动,以铁腕手段遏制毁林开荒、乱垦滥伐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坚决守住生态安全红线,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

一、织密联动网络,凝聚执法攻坚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协同作战方能攻克难题。大可乡将部门协同作为执法破局的关键抓手,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构建全域监管网。一方面,综合行政执法队与林业站定期召开座谈会,针对林地非法占用、毁林开垦等重点违法行为建立 “问题清单 - 整改台账 - 销号机制” 闭环管理模式,确保监管难点问题逐项突破。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县级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邀请专业团队下沉开展执法规范化指导,重点围绕案件取证、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环节进行实操培训,推动基层执法提质增效。

图片1

图片2

二、锻造执法铁军,夯实规范执法根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硬的队伍是执法有力的保障。立足 "党建 + 执法" 融合模式,大可乡持续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大可乡综合行政执法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法律法规学习作为提升执法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积极参与县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全力提升全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学习 ”机制:定期组织执法队员专题学习《森林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另外,通过构建指挥统一、协调有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规范综合行政执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服务水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案件办理规范率、群众满意率双提升。

图片3

图片4

三、创新执法路径,替身生态修复失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柔性执法更能触动人心、促进整改。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推行 "柔性劝导 + 刚性约束" 的人性化执法模式。组建联合核查组深入林区腹地,开展实地核查,联合乡林业站仔细查看林地现状,详细询问地块用途、权属等情况,对照相关资料逐一核实。对核查发现的毁林行为,首先进行劝导,遵循 “处罚不是目的” 原则,以 “政策宣讲 + 案例警示” 方式引导当事人主动恢复植被;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块,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对整改不力的建立 “一户一档” 跟踪督办,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图片5

图片6

四、构建长效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效治理才能守护生态长久。大可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准则,以林长制为抓手,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坚决依法查处非法砍伐、乱占林地、破坏植被等一切危害森林的违法行为。将执法巡查与日常监管深度融合,强化日常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利用赶集日、宣传周等节点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让 "毁林必追责、护林有奖励" 的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大可乡将加大对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发现、查处、整改和恢复力度,从源头减少林业违法行为的发生,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共同保护森林资源,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文域名: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