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西街口镇芭茅村:紫皮蒜“蒜”出乡村振兴 新“钱”景

发布时间:2025-04-18 11:25 信息来源: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故事正不断书写。眼下,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的紫皮蒜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丰收画卷。这小小的紫皮蒜,正成为芭茅村迈向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AL2A5803

西街口镇芭茅村的紫皮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种植户陈德志一家便是最好的见证。近年来,大蒜价格稳定,产值颇高,让他有了扩大种植面积的底气。今年3月,他家每亩地蒜薹产量达 400 公斤左右;如今紫皮蒜成熟,品质上乘的收购价每公斤8-9元,粗略估算,一亩地的产值能达到 10000 元。西街口镇芭茅村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个大瓣肥、汁浓味辣、耐贮存的紫皮蒜,深受市场青睐。这里每年9月开始种植大蒜,次年3月起多茬采收蒜苗、蒜薹、紫皮蒜等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AL2A5845

紫皮蒜产业不仅让种植户增收,还成为拉动就业的 “引擎”。由于种植周期长、多茬采收,对劳动力需求大,为周边及邻县村民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陆良县召夸镇村民卢彩仙每天从陆良赶来采收大蒜,一天能采收150公斤左右,收入150 -200元。师宗县雄壁镇的王老芬带领20多人组队务工,工作轻松且工资日结,每年靠着在西街口镇参与人参果、烤烟、大蒜等务农工作,最低能赚几万元回家。芭茅村本地的家庭妇女,像张美仙这样,在照顾家庭之余参与大蒜种植和采收,一天也能轻松挣一二百元。据统计,芭茅村紫皮蒜产业带动季节性务工500余人,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紫皮蒜也映红了村民的幸福脸。

AL2A5872

近年来,西街口镇敏锐抓住农业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人参果、紫皮蒜、烤烟等特色产业。目前,西街口镇芭茅村紫皮蒜种植面积约900亩,预计产值达 900万元,已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未来,西街口镇芭茅村将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致富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种植大户从零散种植向规模种植转变,丰富作物种植类型,加强科学指导。通过这些举措,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让紫皮蒜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带领更多村民走向富裕,为云岭大地的乡村振兴事业增添新的活力与光彩。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文域名: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