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山三月三:非遗弦动山野 斗牛沸腾春潮
春山如笑,彝歌悠扬。为期三天(3月29日至3月31日)的圭山“三月三”民俗活动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石林、弥勒、泸西、师宗等地的数万群众参与,邀游客在斗牛、斗鸡与山野烟火中感受彝乡春日的澎湃活力,为游客呈现了一场民俗文化与民族情感交融的盛宴。
非遗焕新:从古老仪式到全民狂欢
活动期间,圭山镇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非遗文化展演现场,“弦动圭山”的表演精彩纷呈。3月29日下午,活动开幕式拉开帷幕,身着绚丽多彩民族服饰的舞者们纷纷登场,大三弦、叉舞等非遗文化歌舞依次展演。午后的斗牛场化作非遗T台,民间艺人即兴演绎大三弦的奔放、叉舞的刚劲、狮虎舞的威猛,游客可现场加入舞阵,与表演者共谱“没有剧本的彝乡交响曲”。欢快的节奏、曼妙的舞姿,生动地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大家在舞台上尽情展示才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春潮涌动:沸腾春日的兽王争霸
3月30日的斗牛活动同样令人热血沸腾。斗牛场上,一头头健壮的公牛在主人的牵引下闪亮登场,它们眼神坚毅,仿佛在向对手宣告自己的实力。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公牛们迅速冲向对方,展开激烈的角逐。牛角碰撞的声音、观众们的呐喊助威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即使雾气笼罩着整个斗牛场,也丝毫没有影响观众的热情。每一场对决都扣人心弦,展现出力量与勇气的较量。
3月31日的斗鸡赛场也是热闹非凡。一只只雄赳赳气昂昂的斗鸡在赛场上相互对峙,它们羽毛鲜艳,鸡冠鲜红,在主人的指挥下,或进攻、或防守,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斗鸡爱好者们精心挑选代表作为评委,对比赛进行公正评判,比赛分别设立了一、二、三、四、五、六等奖,进一步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
山野盛宴:舌尖与自然的双重奏
除了精彩的表演和比赛,“珍馐圭山”特色集市也备受关注。集市上,来自圭山镇各村委会的“一村一品”展销区人来人往。新鲜果蔬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五谷杂粮颗粒饱满,特色畜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传统手工艺制品精致绝伦,农副产品深加工品香气四溢。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品尝地道的彝乡美食,还能购买到独具特色的纪念品,将圭山的美好回忆带回家,从“拍照即走”的游客,成为“带走故事”的参与者。
共创共生:生态觉醒与红色记忆
此外,在活动期间,不少游客选择到老圭山进行户外登山活动,征服昆明“十峰”之一的老圭山,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还有众多游客前往圭山红色教育基地,在“一支人民的军队”雕塑群前驻足凝视,瞻仰朱家璧将军记事碑,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并为先烈扫墓。在“红歌林”,游客们高歌一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同时,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爱心书写传递互动区域,参与者们自愿写下对圭山美好未来的祝福语、感受语或诗词等,表达对圭山的深深喜爱与美好期许,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当斗牛扬起的尘土与羊肉汤锅的热气同时升腾,当红歌旋律与传统乐器在山谷共振,这个“三月三”,圭山镇让每个瞬间都成为“不一样的彝乡记忆”!圭山正用最野性的方式诠释: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每个参与者滚烫的呼吸中。这场盛会早已超越节庆本身——它是非遗活化的实验场、文旅融合的预言书,更是每个普通人触摸文化根脉的入口。下个“三月三”,来圭山做历史的续写者!
未来,圭山镇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圭山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