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奋进先行者 昂扬斗志创新绩——板桥街道全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月21日,中共板桥街道工作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其他科级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各办公室(中心、队、所)负责人,以及辖区内派驻单位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乡贤能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此次会议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龙雯主持。
学习研讨明方向,凝聚共识启新程
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勇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县委全会、县委经济工作暨石林县“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
随后,会议听取街道党工委书记万勇代表街道党工委作的《板桥街道党工委2024年工作报告》,以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龙雯作的《板桥街道办事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在分组研讨环节,参会人员重点围绕两个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从党的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文化旅游、基层治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59条宝贵意见建议,为街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策略。
政企联动话发展,携手擘画新蓝图
会议第三阶段,云岭红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翠英、昆明杏林大观园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春喜、云南创盈康养旅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经廷文、石林垚鑫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郑勇刚等企业代表,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李翠英表示,板桥街道文旅资源丰富,应深度挖掘和解码,通过村企合作挖深度,路线设计有温度,民族团结提活度,讲好“板桥故事”。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明确全域旅游布局,促进文化、旅游、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乡村旅游“火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付春喜介绍,杏林大观园通过“农旅文教医健”多产业融合,打造中医药文化旅居康养新业态,成功建设了集农业、旅游、文化、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目的地,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其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模式、弘扬民族文化的做法,为板桥街道发展康养旅居提供了宝贵借鉴,开拓了发展新思路。
经廷文提出,板桥街道区位和资源优势显著,可结合自然景观、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围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等特色主题,制定差异化文旅产业发展策略。通过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配套设施、强化营销推广、培养引进人才、加大政策扶持等措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赋能全县“天然氧吧,旅居石林”品牌打造。
郑勇刚介绍,公司通过荷兰猪、芦丁鸡养殖项目,计划为农村老人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利用闲置圈舍和房屋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并由公司统一回收产品,助力老年人增收。同时,公司还将通过盘活利用率低的石漠化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仙人掌种植,打造独特的仙人掌旅游景观,并将产业延伸至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为农文旅融合注入新亮点,为街道高原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锚定目标再出发,奋力谱写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板桥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街道将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六个春城”、县委“七个石林”建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两高一专”(云桂高铁、宜石高速、大叠水旅游专线穿境而过,形成便捷交通)、“两低一高”(地处全县南部,纬度低、海拔低、气温相对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四水交汇”(巴江河、大可河、几弯河、马料河及众多水库坝塘汇聚)、“一瀑两址”(大叠水瀑布、全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白石岭旧石器遗址)的“四大优势”,主动融入全县“优旅游,稳农业,强工业”的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上下游贯通、链式发展格局,奋力谱写板桥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谋篇全域旅游,引领产业布局。坚定不移把旅游产业作为板桥核心支柱产业来培育,立足全域旅游主线,积极融入石林—九乡黄金旅游线路。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做好旅游配套服务保障,大力发展乡村旅居产业。挖掘各村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态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巩固农业基本盘,夯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烟生产,提升果蔬花品质,主动融入全县人参果产业,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此外,梳理用地资源,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开展矿产资源详查,补齐工业短板,培育经济增长点。
提升服务质量,厚植营商沃土。根据本地资源、现有项目和区位优势,精准延链补链,吸引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企业入驻,完善产业链条。全面摸底企业情况,建立企业信息库,“因企施策”助力企业发展。优化政务服务,完成街道村两级政务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与街道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精简办事流程。建设惠企专区,安排专人宣传政策,线上线下精准推送,持续走访企业,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农村“两污”治理力度,建设绿美河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探索适合板桥的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规划先行,以旅游思维建管城镇,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集一体化旅游城镇发展格局。
解决急难问题,办好民生实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妥善处置大叠水搬迁遗留问题,整治地质隐患点,申报实施管网改造项目,规范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及火葬补助工作,加强弱势群体关爱与管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强化协同治理,守护和谐板桥。推进落实民主法治,抓好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落实协商民主机制。持续开展“矛盾隐患清仓见底”行动,落实“周研判、月会商、季分析”制度,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建立“一站式”调解平台,推进“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发挥“智慧天网”作用,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遵循严的基调,强化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创建党建品牌,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巧用“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秉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态度,树立干则必成、干就干好的决心,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以高效能工作作风推动街道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立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进一步理顺履职体制机制,精心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确保改革成果持续巩固、不断拓展。组织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和坚定决心,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