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山政协小组】圭山镇打好“四张牌”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圭山政协小组顺应新时代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平台搭建、突出委员作用等方面下功夫,以政协之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智添力,打好“四张牌”,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彰显政协责任与担当,推动石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好绿色生态牌,促进思想上团结统一。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游览。为维护好圭山的环境卫生,圭山镇政协小组通过开展“垃圾不进山,圭山更绿美”院坝协商活动,争取政协提案资金补助5万元,帮助解决圭山镇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同时,组织开展政协相关主题党日活动,对圭山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加深民族间的交往程度,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打好红色旅游牌,促进文化上交流融合。圭山镇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还保存有朱家璧墓、圭山“一支人民的军队”纪念碑等革命纪念地12处,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圭山政协小组以调研协商、政协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等形式建言献策,提出《关于对糯黑撒尼大剧院及周边附属设施进行提质改造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矣美堵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矣美堵村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等提案,通过政协小组活动促进矣美堵村民小组与石林红胜旅游有限公司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协商在基层—打造圭山彩虹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协商在基层——深化糯黑村乡村旅游发展”两次专题协商会议,有力推动了圭山红色旅游的发展。通过红色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强化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好民族风情牌,促进发展上同心同向。民族风情是圭山镇最具特色的一张优势牌,矣美堵村、糯黑村等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彝族风俗习惯。圭山政协小组积极推动彝族撒尼剧《圭山彩虹》《竹叶长青》《沙囡玛》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做好民族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圭山政协小组深入开展彝青和撒尼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风情旅游奠定坚实基础。连年举办“火把节”“三月三”“密枝节”等节日活动,增强活动影响力。旅游交往深化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民族地区大散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在旅游者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各民族共居共融格局转变。
打好边疆团结牌,促进社会上和谐稳定。圭山地处三州四县交界处,是多民族聚居的典型地区。圭山政协小组充分发挥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特殊作用,通过开展 “共话基层治理,兴边富民促团结” 院坝协商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与尊重,有力维护了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此外,圭山政协小组还高度重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言传身教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价值观。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各族群众共同维护民族团结,携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