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石林县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田建设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4-07-03 16:25 信息来源: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稳步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石林县把建好、管好、运行好高标准农田作为贯彻落实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具体抓手,连续四年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重点从高位推动、落实责任、严格管理等方面着力,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制、有主体、有合力、有成效,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一、以“讲政治”作为第一保障高位推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切实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石林县成立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水务、林草、交运、烟草等13家单位以及7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石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领导、质量落实到干部、工程落实到地块、资金落实到项目,形成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农田建设工作合力,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建立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统筹推进。

二、担当”作为第一责任全面落实

自机构改革以来,石林县农业农村部门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勇担农田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积极参加省、市培训。重点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纪律作风等内容,着力提升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实效;加强与各县区的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各县区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解决疑难杂症的方法;开展部门内部业务交流。组织农开办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农田建设规范标准,交流讨论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难点,形成共识组织实施。二是摸清底数,规划先行。深入各乡镇(街道)、各村组、田间地块,调查清楚耕地潜力、产业布局、水资源分布情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等,结合建设需求,筛选出项目库,进行合理规划工程布局,编制完成《昆明市石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2035年)》,规划期内力争建成高标准农田51.65万亩(含新建36.27万亩,提质改造15.39万亩)。三是了解需求,合理设计。每年的项目储备,充分考虑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各乡镇(街道)、村组、群众的建设意愿、需求,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及两区范围内选址,因地制宜开展田间机耕路、灌溉设施、耕地质量提升与监测建设,建成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建设目标。四是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实行一线工作法按乡镇(街道)分片责任到人,从前期规划到立项建设,再到质量管控、项目验收,全过程抓好农田建设。畅通与乡镇(街道)、村组的协调渠道,加强对各参建单位行为、安全、质量等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驻守施工现场进行跟班监督检查指导,及时商讨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进度、质量、安全全面控制。

三、以“严要求”作为第一标准严格管理

近年来,石林县以建设七个工程要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项目进行安排并贯穿整个建设周期。一是高度重视提站位。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稳步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项目连续4年被列入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要求各乡镇(街道)、各参建单位必须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二是宣传引导抓协调。要求各乡镇(街道)、项目收益村组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以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要性的宣传,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的协调工作,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加强与电力、水务、林草、国土等职能部门的对接,确保各类审批手续不影响项目进度,同时与施工单位做好配合,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和谐工程三是全面冲刺抢工期。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期一般为农闲时期,此阶段大春作物完成收割,并且雨季已过,正是施工黄金期,要求各参建单位要认真组织好人员、机械迅速开展建设,做好施工组织,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确保来年大春播种时,水利设施、道路设施可以充分发挥效益,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惠民工程四是跟踪管理强质控。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以及项目管理单位实行一线工作法,按乡镇(街道)分片责任到人,加强对参建单位行为、安全、质量等监管。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按图纸、技术标准和施工合同组织施工,对进度、质量、安全全面控制,强化施工质量巡查,加强工程建设监理,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五是坚决守住安全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需管安全、管业务必需管安全的意识,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安全工作台账,落实项目建设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施工安全监管,把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安全工程六是提前规划保粮安。要求各乡镇(街道)要规划好项目区内种粮计划,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种粮措施,重点突出引导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稻旱作、油菜、大豆等作物,其次是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保障项目区域内必须有一季是种植粮油作物,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粮安工程七是廉洁自律守底线。要求各乡镇(街道)、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干部职工以及各参建单位要牢固树立廉洁意识、规矩意识及红线意识,一经发现任何人违反廉政要求的,移交纪委监委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构;涉及企业纳入廉政档案管理,上报有关部门,确保把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成廉洁工程

四、以成效”作为第一目标全面推进

石林县积极争取农田建设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从“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几千亩,增加到20236.44万亩,农田建设项目连续四年被列入石林县民生实事之一。从2019年起,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0.33万亩,7个乡镇(街道)16个村委会47个村2.63万群众受益。项目实施后当地农民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有明显增长,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向有了明显的转变,同时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机耕路的建设解决了项目区的农业交通问题,方便农业机械的使用,解决了农产品的运输问题,提供了机械化耕作条件;泵站、管网、水池等灌溉水利设施的建设,解决了项目区用水困难、用水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耕地质量提升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区土壤肥力,提高了粮食产量;各种工程措施减轻了当地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耕地出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政府的负担,为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十二五”以来,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32.08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粮食亩产增加10%20%,项目区农田成为“亩产千斤、两季吨粮”的稳产高产良田,为粮食连续多年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稳定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开展田块平整、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效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通过田块整治、沟渠配套、节水灌溉和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优化了农田生态格局,增加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节水、节电、节肥、节药效果明显,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增加了土地产出收入,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以“强管理”为第一要务保障运行

为全面保障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推进,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农田建设任务并长效运行,石林县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联席会议、监督检查等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增强工作合力。强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实施全程监管,及时确权登记,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一是加强落实责任,确保高标准农田管护有主体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落实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县人民政府对建后管护负总责,县农业农村局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检查考核工作。项目建成并竣工验收合格后,将项目资产移交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签订项目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受益村(居)民委员会根据项目区域大小安排管护人员,负责日常的监管、巡查和维修,明确具体的职责范围与工作标准,填写巡查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已规模流转的高标准农田,由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管护责任;未流转的高标准农田,建立全民兼管群众参与制度,农户负责自己地块内水池、水窖等设施管护,雨季前疏通水窖进水渠,检查田间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损坏设施。二是加强上下协同,确保高标准农田管护有合力县级层面上,全面开展统一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制作设立统一标识,并协调资源部门将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乡镇层面上,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运行管护,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资金。村级层面上,通过召开户主会议、张贴公告栏、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宣传,让村民关心、了解和支持,增强村民对高标准农田的认可度、配合度和满意度,凝聚全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的合力。将高标准农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高标准农田管护有成效聚焦高标准农田的机耕道路、电力设施、排灌沟渠等工程管护,县农业农村局定期组织专人开展设施设备运行质量排查,将高标准农田管护效果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底考核内容,作为申报新项目、申请管护资金的主要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建后管护主体责任,结合下乡联系点工作制度,由科级领导带队对联系村域内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管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村级安排专门管护人员,定期巡查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完好运行情况,重点防范大中型机械违规通行、作业对工程设施的破坏;及时制止人为破坏行为,已造成破坏的,按照谁破坏,谁维修的原则,责令损坏者予以修复或缴纳维修费用。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中文域名: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石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1-67796695 邮箱:slxxgk@qq.com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