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草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安全防线。
强化组织领导,凝聚保护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县林草局成立由党组成员、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督导检查。同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县林草局坚持宣传教育不断线,充分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科技三下乡”、“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学雷锋活动”等多种场合,积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爱护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浓厚氛围。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强化巡查防控,保障物种安全。县林草局对龙晖野生动物科研中心、天生桥孔雀养殖基地、冰雪海洋世界以及石林县未来也来博物馆等4个人工繁育场所进行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加大对非法捕猎、破坏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巡查和执法,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了珍稀濒危物种的安全。
加强联防联动,形成保护合力。县林草局积极协调各乡镇(街道)的管护人员,定期开展巡山护林工作联合巡护行动;县林草局领导带领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定期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杨梅山、文笔山到重点林区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巡护巡查,确保珍稀濒危物种的安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无死角保护。同时,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跨部门、跨区域的保护合力,共同守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空间。
强化珍稀濒危物种促繁,促进种群恢复。县林草局积极开展对弥勒苣苔的拯救保护工作,组织森林公园内的工作人员对勒苣苔保护小区内的永久性标牌、宣传牌、防护栏、警示栏等必要基础设施进行维护更换。同时加强巡逻保护,及时劝返进入弥勒苣苔保护区的人员,保护区内禁止人畜破坏生境和危害弥勒苣苔的行为。国营石林林场技术人员通过采集弥勒苣苔种子进行育苗扩繁实验。目前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的极小种群弥勒苣苔由发现之初的600余株增长到200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