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为目标砥砺初心,以“真心”为驱动奋发前行
——板桥街道“两违”建筑治理获成效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板桥街道选定板桥社区邓家山村小组为示范点,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投资约400万元,于2022年5月开始“邓家山村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施工。
图片1
图片2
图片1.图片2.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晓俊同志动员群众配合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群众私自搭建的建筑影响到工程建设,板桥街道立刻成立以党工委书记罗晓俊同志为组长的“邓家山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组”,向群众描绘邓家山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以真心换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动员群众自行拆除违章建筑,为了地方的发展,为了日后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此项工作获得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10月2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座违章建筑倒下,邓家山乡村振兴项目的建设,再次迈开了希望的步伐。
图片3
图片4
图片3.图片4.10月26日最后一座违建拆除前后对比
此项工作也取得了市、县城市管理部门的认可。10月26日当天,石林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王水林同志、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毕俊波同志陪同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朱政委一行8人到邓家山督导两违建筑治理工作,在指导完邓家山拆除工作后,又到株洲桥架厂旧址指导违章建筑拆除工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绍龙同志和街道纪工委书记吴世平同志进行了工作汇报,板桥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违章建筑整治任务,拆除违章建筑30宗,面积达2.14万平方公里,核销疑似违建图斑45宗,面积达1.77万平方公里。在违章建筑整治五年行动的300宗图斑任务中,完成280宗整改销号,预计于明年完成最后20宗的整改销号。
图片5
图片6
图片5、图片6.10月26日最后一座违建拆除前后对比
在整个“两违建筑”治理过程中,板桥街道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标砥砺初心,以“真心”为驱动奋发前行,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贯彻工作始终。
统筹规划布局贯彻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在开展“两违建筑”治理工作中,板桥街道始终坚持谋划在前,执行在后的工作方法,先为群众找好退路,再动员群众自行拆除。以邓家山为例,我们向群众描绘出发展蓝图,引进资金和企业推进项目落地,然后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群众工作自然就做得通,拆除工作自然就落得实。
全面依法推进营造社会良好法治氛围。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板桥街道始终坚持全面普法教育,要求执法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学深悟透相关法律,并依法取得执法证,再依法开展执法工作。要在工作推进中更好彰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营造“办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
逐级压实责任打造一只强执行力队伍。在“两违”建筑整治工作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都明确的前提下,实行逐级负责制。分管领导对主要领导负责,部门负责人对分管领导负责,业务人员对部门负责人负责。逐级落实推进,发现问题逐级上报处理,齐心协力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又明确下乡联系组对联系村负责的制度,由联系组协调解决个性问题,由职能部门统筹解决共性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工作经验丰富、有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配合板桥派出所、城市管理板桥中队、板桥街道执法队及各村综治调解员、土地信息员形成一只有战斗力和强执行力的队伍。
不惧困难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板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定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不惧困难,不怕误解,破得了困局,咽得下委屈,砥砺初心,肩负使命,干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一切工作任务。